顶点小说网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 第219章 太子黏人
    霍去病到宫里就调侃他舅, 如今孩童只知冠军侯,不识大将军。

    卫青浑不在意:“史书会记下。”见他一身广袖长袍,“陛下不是叫你练兵?”

    “何须我日日盯着?”霍去病看到舅舅案上的公文, 不好意思喝着茶看他忙碌,“要帮忙吗?”

    卫青给他几卷。

    霍去病一心二用:“建章学堂里头好像快装好了。前几日我从那边过见不少人往里搬坐墩和方几。近日姨母去我府上显摆,敬声很忙, 太子交给他许多差事。好像还叫他置办练兵用的弓箭,还是孩童用的那种——”

    “想问什么?”卫青打断他。

    霍去病放下公文:“听说建章学堂只招将士遗孤?”

    这件事卫青也是近日才知道:“听谁说的?”

    “陛下已经令人统计好了。包括去年南下平叛以及镇压西羌时的将士遗孤。”

    卫青:“你担心什么?”

    “我担心有人冒名顶替。父亲没了, 能好好长大的机会也被人抢了, 孩子得有多可怜。”

    这事很是隐秘, 卫青不信有人未卜先知。可世间事哪有一定的。卫青沉吟片刻:“长安方圆三百里以内的人他们不敢弄虚作假。孩子得知这个消息随商队也能到京师为自己讨回公道。天高皇帝远, 民少相公多。你叫据儿找陛下要一份名单, 抽几个名单令家奴过去查查。”

    “不怕弄虚作假, 只怕他们哄孩子战场上危险,不让他们来京师只是为他们着想。穷乡僻壤的孩童懂什么, 自是长辈说什么是什么。”

    卫青颔首,他幼时也不懂, 以为虎毒不食子, 母亲叫他去父亲家,不用为奴为婢他还很兴奋:“也是。既然这么不放心, 就派人查查吧。左右离开春招生还早, 除jsg夕前杀一儆百, 其他没能查出来的也不敢再叫人顶替。”

    霍去病帮他处理好几份公文就去太子宫。

    太子不在太子宫, 在皇宫西南办公处。霍去病到的时候卫伉正在报账。霍去病等他们忙完就把太子叫出去。

    霍去病希望他的兵的孩子得到朝廷的照顾, 但他也不想给卫家树敌, 所以叮嘱太子亲自去找陛下。

    太子有名单,盖因他得根据名单做书案修寝室, 还要准备孩子们用的兵器,以及统计孩子的伙食费令大农令拨钱。太子回到室内拿给他:“都在这里。”

    霍去病很是意外:“找你找对了。”

    “我还得用。”

    霍去病:“我这就回去抄下来。”

    从宣室殿出来的李息见他行色匆匆:“大司马何事如此匆忙?”

    “我去找大将军。”霍去病不待他再问,“陛下找你何事?”

    李息:“令我持节符镇守枹罕。过几日便出发。”

    “好事啊。西北虽然荒凉,如今京师的货物能到那边,还没有朝中这些糟心事。是西羌吗?”

    李息点点头,没有离开的打算。霍去病见状主动问:“还有事?”

    “大司马听说了吗?”李息朝建章学堂方向看一下。

    霍去病不打算跟他说这事,听闻这话也知道他心疼将士遗孤。霍去病把名单给他,“以防被孩子的祖父祖母叔伯换给他们更疼爱的孩子,我打算抽几人令家奴过去查查。”

    “给我一份吧。西北那边我派人抽查。”李息道。

    霍去病颔首:“我回去抄两份,明日你来取。对外只说向我和大将军辞行。”

    李息郑重道谢。

    霍去病笑笑摇头:“名单挺多,我先忙去了。”

    卫青和霍去病指挥得当,牺牲的人少。卫青甚至做到过全甲兵而归。可朝廷连年征战,积少成多,霍去病抄到傍晚才抄完。

    翌日李息到霍去病处看到名单,圈走一部分人,霍去病就用点兵点将的法子选二十人,家奴两人一组,一组去两个地方。一个月后,冠军侯府的人回来,带回来四个半大小子。这四人就是被冒名顶替者。冠军侯府奴仆担心把人留下出什么意外,索性直接带回来。

    霍去病派出去的人也知道此事不能叫外人知道,就把那四人送去秦岭公孙敬声庄上。春二月,将士遗孤从南天海北入京,四个半大小子才被秦岭农奴送到建章学堂。

    霍去病查出的这事外人不知道,刘彻清楚,刘彻令地方官吏把主谋关押三年,不得用钱赎罪,冒名者朝廷永不录用。除非他有司马相如的文采,大将军的军事天赋。

    刘彻不曾遮掩,除夕前此事就由商人传到各地。

    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上面政策严了,底下人真不敢弄虚作假。

    建章学堂开门那日,刘彻和太子仗着那些半大小子不认识他们,身着常服挤在长安乡民当中看热闹。

    朝廷前两年令乡民种冬小麦。起初许多农民不愿意。朝廷的良种是冬小麦,比春小麦亩产高,乡民都改种冬小麦。此时正是长江以南最繁忙的时候,却是长安乡民最闲的时候。就算得育棉花苗,此时也有点早。

    城外乡民睡得早起得早,时常书楼还没开门他们就领着孩子过来了。有人瞧见上林苑的人拉来几车肉,很是羡慕:“这些孩子一顿就是三头猪啊。”

    站在太子身前的妇人:“羡慕?羡慕也把你家孩子送进去。”

    “你咒谁呢?”羡慕的人扭头怒瞪说话的女子。

    妇人:“你也觉着我咒你?你也知道这些孩子为何能入建章学堂?”

    “我——我就随口一说。你这不是抬杠吗?”

    妇人不这样认为:“随口闲扯也没有这样扯的。”

    “说你了吗?”

    太子一看要打起来:“少说两句。”

    两位年龄相仿的女子扭头想数落他,对上太子的长相,讪笑道:“给这位公子个面子。”

    刘彻在儿子身后看到这一幕无奈又想笑。

    那两位夫人大概觉着被清俊公子听个正着很是尴尬,随便找个理由离开。她们前脚走,打西边过来两辆没有斗篷的驴车,车里全是春夏穿的薄衣。

    上林苑的妇人此时也很闲,不必喂牲口,暂时不用下地薅草,东方朔就叫曹襄支钱买布,令上林苑农奴给建章学堂的孩子们做四季衣裳。

    这些孩子入了建章学堂就是皇家孤儿,跟太学生不一样。太学生一季发两身,他们得发四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还有生活用品。

    东方朔一直很反对刘彻大修宫殿,浪费民脂民膏。他身为水衡都尉,上林苑的一部分产出会上缴国库,他自然也不舍得用给国库的钱去外面置办东西。于是他令人在上林苑修个做猪油皂的作坊。其中一间做香皂,拿去外面卖。期门侍卫常常食猪肉,上林苑最不缺猪油。猪鬃毛做牙刷。其他猪毛绑起来做别的。

    上林苑农奴都忍不住嫌他会过日子。有人挤兑他,离了娶娶了离的时候也没见他斤斤计较。

    话说回来,乡民看到衣裳又不禁议论纷纷,夸皇帝陛下不愧是个会花钱的,瞧瞧他多舍得。

    刘彻很是无语,这是夸他还是损他呢。

    建章学堂门朝东,门口的情况在书楼门外看得一清二楚。太子扯一下老父亲的衣袖,父子俩去书楼。主父偃和张汤慌忙把他俩的坐凳拿出来。

    随刘彻出来的便衣侍卫躲去书楼里面假装看书。

    今日书楼里没人看书,老弱妇孺都在建章学堂门外看热闹。

    主父偃往四周瞅瞅,确定没有外人:“陛下此举甚好。这些孩子长大后定会对陛下忠心耿耿。”

    刘据故意逗他:“你既不是出自太学,也没机会进建章学堂,不也对父皇很是忠心?”

    主父偃噎了一下,忙说:“请陛下恕罪,微臣失言。”

    刘彻不以为意:“太子逗你呢。”

    主父偃转向太子,少年太子满眼笑意。主父偃一脸无语:“殿下近日很忙吗?上次过来还是去年。”

    “孤得跟太傅读书。”

    主父偃诧异:“殿下今年有十八岁了吧?”看向天子,这么大该听政了。

    刘彻解释太子上午在宣室殿听政,下午读书。刘彻说着话瞥一眼儿子,“是不必读书。可是不叫他跟太傅读书,他也是四处闲逛。”还很会招蜂引蝶。这句话刘彻没敢说出来,端的怕聪慧的儿子联想到李延年的妹妹,再想到平阳公主。

    太子从来没有审过案,但他很会抽丝剥茧。

    “孩儿这一两年很少出去。”

    刘彻心说,不是你不想,而是怕遇到女子示爱。

    亏得他一度认为儿子懂事了。

    建章学堂外的人越来越少,看热闹的人也三三两两散开。刘彻给儿子使个眼色,父子俩登上马车绕到南边城门回宫。

    回到未央宫,刘彻打发儿子玩去,他召见大农令询问粮草事宜。这几年休养生息又有关东的水稻支撑,国库存了不少钱。大农令已经把三万骑兵的军费移出来。刘彻令大农令立刻筹集粮草。就在此时西南夷出现叛乱,刘彻又令大农令拨款。

    大农令有心劝他等等,可当地平民等不了,大农令只能继续往外掏钱。刘彻派往西南夷的主将也曾以校尉的身份随卫青打过匈奴,也算是位有经验的将军。刘彻认为此行比打西羌容易,更比打匈奴容易,就令卫广接管辎重。

    霍去病率三万骑兵出关之际,朝廷发兵西南夷。去年前往南越平乱的将士虽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但南越地方上依然很混乱。既然南越王没了,刘彻索性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就在两路大军走后,刘彻令人前往南越,把去年留守南越的将军换回来。

    刘彻决定这些事的时候太子不在宣室殿。并非刘彻有心防他,而是嫌他事多。明明是他儿子,天天想当他老子。

    没见过这么大逆不道的儿子!

    太子也非无事可做。霍去病派人暗访给他灵感,他隔三差五带人出去踏青,一走就是二三十里。等刘彻知道这事太子已经出去十来次了。

    刘彻决定东巡。

    卫青认为他疯了,派往西南夷的大军还没回来,霍去病也没个消息,京郊大营空了一半,他再带走一些人,还有人戍卫京师吗。

    怎么没有呢。卫尉以及郎中令留下,一个守城一个守皇宫,城外还有上林苑的期门侍卫,建章学堂的半大小子也可以一抵一。没人敢对太子不利。

    卫青一见他没疯,只能听命准备东巡事宜。

    太子见春望jsg令人收拾行李才知道老父亲又想跑。太子气得到宣室殿门外就喊:“父皇!”

    “你父皇没聋。何事?”

    太子见他优哉游哉的,呼吸停顿一下,“你走了大司马回来谁犒赏将士们?”

    “你啊。”

    太子:“您不怕他们以后只知道太子,不识皇帝?”

    “你有这个能耐说明大汉后继有人。父皇欢喜还来不及,怎会生气?”刘彻笑眯眯道,“据儿自小做事周到,父皇相信你可以令将士们满意。”

    太子:“你不怕我给他们放两个月长假?”

    “不怕。两个月能省不少粮食。”

    太子无奈:“去病表兄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这次定能凯旋。你拟个章程出来,回头孩儿依照他们的军功多退少补。”

    “侯爵等朕回来再定。”

    “哪有那么多匈奴人叫他们一战封侯?”

    卫青和霍去病这些年不定杀虏了多少匈奴贵族。闻言刘彻也觉着草原上没有什么匈奴贵族,除非打到单于王老巢。

    单于王得知西羌很快被镇压下去,收拾西羌的两个将军只有一人回京复命,单于王很害怕,又把老巢往北迁徙。哪怕迁徙的时候北边已经下雪。一个冬季冻死不少人和牲畜,单于王都没敢迁回来。

    大汉发兵如此之快,还没用霍去病或卫青,明摆着是给他留着的。可单于王不迁,其他部落受不了。汉人在冬天来临前会准备很多豆秸,青稞,甚至多种能过冬的菜留着喂牲口。匈奴不储存,牛羊牲畜冬天也是吃长在地里的草。这样一来匈奴部落就很分散,不然牲畜无草可食。可是也导致单于王不知道有些部落偷偷南移。

    西北去年秋刚打一仗,匈奴人就往东南移。霍去病觉着匈奴不敢招惹徐自为部,他们刚打了胜仗气势正盛。所以就从东边出关。往北千里依然没有见着匈奴的踪迹,他麾下校尉提议往西。

    霍去病没有采纳。去年匈奴留下的痕迹早被北风吹没了。漠南这几年没有大批匈奴,匈奴踪迹自然难寻。又直直往北五百里,霍去病派出去的探长来报,发现驴屎。

    霍去病很不懂匈奴人,明明不缺马,却很喜欢用驴拉车。卫青围堵伊稚斜单于的时候,他就是驾驴车跑的。此次随霍去病出来的将军都是匈奴的老熟人,有赵破奴、公孙敖、吴蛮子、公孙贺,以及一些匈奴小王。

    李息、韩说等人去年刚打过仗,刘彻令他们休养。虽然那些将军不如卫青和霍去病用兵如神,也比李广之流好用。刘彻不敢把人往死了用。

    赵破奴等人一听驴屎蛋子就认为有匈奴贵族。霍去病确定单于王不敢南下,也不怕前面有埋伏或遇到匈奴主力。如今的匈奴主力只有单于王部。霍去病立刻令将士们扔掉辎重,沿着踪迹急追。

    狂追半日,大军看到匈奴帐篷。大大的“霍”字旗迎风飘扬,该部落首领出来投降,无人抵抗。

    这种情况下实属领兵之人的功劳。

    等着封侯的将士们大失所望,不禁骂骂咧咧。声音传到霍去病耳朵里,霍去病很是不快:“你很希望同袍血染草原?”

    这类言语瞬间消失。霍去病缴了他们的刀弓令两千人把人押回去,留下一部分牲畜,他令大军停下休整,又令一些人去捡辎重。端的怕便宜了有可能绕到他们后方的匈奴人。

    休整一天一夜,大军带着烤肉继续前行。又清理几个部落,大军班师回朝。没能做到全甲兵而还,霍去病多少有些失望。赵破奴安慰他:“大将军那次是遇到酒蒙子了。如今匈奴穷得快吃不上了,谁还舍得用粮食酿酒。”

    有些将士不敢再出口埋怨,但心里还是嫌奋起抵抗的匈奴人太少。如今已有很多匈奴人降汉,军中也有很多匈奴人,就不能再跟最初同匈奴交锋时一样见人就杀。

    放弃抵抗者一个不能动。这是霍去病定下的规矩。

    三万人出兵塞外,带回来五万之众。刘彻大喜,也不玩了,赶在三伏天回来,设敦煌、张掖郡,令民众自愿搬到两地,其中包括在大汉生活十年以上的匈奴人。

    只能在关中租地的贫民都很愿意前往两地,虽然苦,但地多人少,头几年朝廷不收税,头一年还给良种和口粮。

    以前贫民不愿迁徙是怕匈奴。关中虽然日子艰辛,可好死不如赖活着。

    国库没钱,刘彻下诏明年开春再搬。然而没等开春,东越又出事了。霍去病等人还没歇过乏,刘彻只能令韩说等人领兵再次南下平叛。

    西边安定东边乱,刘彻这一年可算过足了瘾。九月东越的事平定,从西南到东南都归朝廷管辖,刘彻不出关就没有危险,他又想出巡。

    太子一见老父亲叫他玩儿去,就知道老父亲又要给他找事。太子从早到晚呆在宣室殿,无聊犯困也不出去。

    刘彻气笑了:“据儿,你是太子,不是狱史!”

    “您还出去吗?”

    刘彻:“你这么缠人,父皇怎舍得撇下你巡视天下。”

    “听说您还要带大军随您出巡?”

    刘彻赶忙澄清:“这样做只是叫匈奴单于王害怕来降。”

    “他有心投降会躲去漠北?再说了,再入关杀人再派兵打就是了。吓唬他没用,唯有打的他无力还手。父皇,国库都没钱了,您拿什么支撑大军出巡?”

    刘彻揉揉额角:“朕是你父皇,你老子,能不能少说两句?”

    太子闭嘴,静静地盯着他。刘彻服了,无力地抬抬手:“你还是继续说吧。你这样朕瘆得慌。”

    “三伏天可以去甘泉宫。我帮你处理政务。”

    刘彻:“帮我?这天下——”

    “你的!储君不是君。”太子打断他。

    刘彻说不过他:“行,不出去,就在宫里陪你。”

    “不要说得这么委屈。父皇,您快五十岁了。”

    刘彻颔首:“朕正是觉着朕老了,以后想出去也无心看天下,所以才想趁着——”看到太子起身,“干什么去?”

    “我去打盆水,您照照。”

    刘彻气得想揍他:“滚回来!”

    太子回来坐下:“奏章给我一半。韩说不是说没抓到东越王吗?”

    “东越那么多山,兵将到那边人生地不熟,上哪儿找去?”韩说等将军也很希望抓到东越王。可东越王有心躲藏,除了当地山民,谁也找不到他。

    韩说等人已经令当地山民寻找了。

    刘彻:“那边不适合人住。朕打算把他们迁出来。”

    “故土难离。还是自愿为主吧。”太子建议,“我们认为在那边活不下去,他们兴许喜欢。好比我们认为漠北无法生存,单于王不这样认为。这么多年也没冻死他。”

    刘彻:“那也活不好。”

    “您既然知道还多此一举吓唬他?”

    刘彻闭嘴,处理奏章。

    太子帮他处理完奏章就令小黄门准备茶点。刘彻服了:“你准备在朕的宣室殿抱窝?”

    “孩儿去找二舅。左右你每次出去都带他。”

    刘彻头疼:“幼不幼稚?刘据,十八岁了,可以成亲了。”

    “这事孩儿自有分寸。”

    刘彻:“要不要朕帮你挑两个人?”

    “不要!”

    刘彻如果没有看错,儿子一脸的嫌弃:“朕挑的人怎么了?”

    “能让您满意的人都很会玩,我哪有空陪她们闹?”

    刘彻噎了一下:“朕回头就告诉你母后。”

    “不一样。您跟母后在一起的头几年想生儿子。自打孩儿出生,大汉有后,您就开始随心所欲了。不要以为孩儿不知道,后宫那些人十个里面九个半能歌善舞。那半个不善音律也能陪您聊几句。”

    老父亲略感不自在:“你去过?”

    “你不要胡说!我这么大了往后宫跑,传出去我还要脸吗?”太子瞪他,“孩儿看望母后的时候隐隐听到歌声和琴声。有次还唱什么‘倾国倾城’。口气真大!”

    刘彻连忙抬手叫停:“词容易记,曲美妙就行了。你管内容是什么?不跟你说这个,你不懂!”

    “论吃喝玩乐确实不如父皇懂。难怪人都说外甥像舅。您和昭平君一定有的聊。”

    刘彻瞪他:“我劝你莫要牵扯别人。”端的怕他越说越来劲,扯出田蚡,再扯出卫家,借机挤兑他。

    太子接过小黄门手里的托盘,把点心茶壶放御案上。刘彻很烦:“哪有你这样的?十八岁了还天天粘着父亲。你看看整个长安,不,整个天下,有你这样的吗?出去转转,遇到喜欢的人就带进来。有了孩子朕就封她为太子妃。”

    “孩儿知道您不在乎出身。不必一而再再而jsg三强调。”

    刘彻:“我上辈子一定欠你的。”

    “我上辈子不认识你。”

    刘彻噎住,这混不吝的混小子随谁啊。

    一定是随了卫青早逝的兄长卫长君。

    “喝茶吗?”

    刘彻没好气:“饱了!”

    太子殿下慢慢吃慢慢喝,刘彻被他馋的饥肠辘辘,片刻,他忍不住伸手倒杯茶汤。

    宣室殿宦官见状低头忍笑。

    陛下这是何苦呢。

    热茶下肚,刘彻舒服些,“据儿,你答应父皇过了除夕就可以去——”

    “我是说三伏天。”太子瞥他一眼,“甘泉宫好玩吗?”

    在甘泉宫玩闹没人管,也不必担心被儿子撞见。刘彻也不用为了锻炼儿子日日处理奏章,还可以把政务扔给儿子。

    刘彻:“朕被这座宫殿束缚了大半辈子。等你到了朕这个年龄,你也会跟朕一样日日想出去。”

    “不会!孩儿可以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

    十八岁少年郎就敢说一辈子。刘彻懒得同他争辩,“去上林苑?”

    太子一点不意外,老父亲能踏踏实实的才怪。

    “何时?”

    择日不如撞日。

    翌日上午,廷议结束,刘彻带着儿子去上林苑深处打猎,晚上住在上林苑。他的建章宫虽然已被太子改成建章学堂,但上林苑里头还有许多宫殿。

    父子二人在那边住小半夜,看天色要下雪了,刘彻才舍得回来。

    翌日,刘彻召见朝臣的空档同春望抱怨:“不是太子盯着朕,朕此时已经开始巡边了。”

    “太子可能担心陛下身体吃不消吧。”

    刘彻手握儿子给的那么多药丸,很清楚太子不会担心他的身体,只是担心国库的钱:“他是很孝顺,但不会想到这点。”

    “殿下今日怎么没来?”春望见他猜错了,很是机灵的改说别的事。

    刘彻:“乔装去建章学堂了。”

    春望奇怪他去那里作甚。而没等他问就有小黄门进来禀报,大农令来了。

    刘彻怀疑跟关东有关。

    果然,关东今年的赋税,也就是关东大米送来了。刘彻跟去年一样,令大农令送去上林苑库房,从那边出货放铺子里卖。

    大农令:“陛下要不要留一些?”

    宫中食物几乎皆来自上林苑。刘彻:“东方朔自会给朕留一些。”

    太子去建章学堂并非看看遗孤们有没有认真上课,他先去寝室,确定盖的都是棉被,就去食堂。发现食堂里竟然没有磨豆腐的磨盘,令韩子仁记下,回头叫上林苑买磨盘,再送几头驴。

    食堂厨子吓得战战兢兢,颤抖着声音回答,虽然没有豆腐,但有豆芽。

    “用猪肉炖豆芽?”

    厨子连连点头。

    “这么冷的天也没什么青菜,顿顿炖豆芽,你养猪呢?”太子瞪他,“明日把菜单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