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兴汉使命 > 第210章 徐庶择主
    关于徐庶其人,三国志中并没有单独留下传记。

    裴松之引注了魏略之中所记载的一段文字:

    徐庶本名徐福,是寒门子弟,少年时期喜好任侠击剑。

    中平末年,曾为了友人报仇杀了人,然后逃逸。

    由于他白垩突面,披头散发而走。

    被路过的县令派人拘押,问他姓甚名谁,徐庶闭口不言。

    县吏于是就在囚车上立柱维磔,绑着他游街示众。

    并且鸣锣击鼓,穿行于市廛,让大家认人。

    百姓感念徐庶的侠义,都装作不认识他。

    徐庶的狐朋狗友们秘密的谋划,把他救走了。

    徐庶深知,一人一剑,荡平不了天下恶人,于是就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

    他给自己起了个新的名字叫做——徐庶,从此折节学问。

    刚开始的时候,徐庶拜谒长社城中的经馆书舍。

    经馆的诸生听闻他以前杀过人,心中害怕,不肯与他一同求学起居。

    徐福只能卑躬早起,经常独自洗热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

    随后密切关注先生的动向,在门外偷偷的听习经业。

    一段时间之后,倒也义理精熟。

    徐庶以为学有所成,这才离开了长社城,打算游学四方。

    不料在舞阴生了场大病,幸得韩忠所救,这才转危为安。

    舞阴献策,小试牛刀。

    韩忠部两千黄巾军全身而退。

    徐庶见计谋成功,于是就膨胀了。

    博望坡再献计策,却遭遇了当头棒喝。

    徐庶终于明白了——十年寒窗才是为学的态度。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是没有这份恒心和毅力,想要学有所成,那就是一个笑话。

    徐庶南下襄阳,拜入了荆州书院,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学习。

    在学院中,他与水镜先生司马徽亦师亦友。

    与崔钧字州平,石韬字广元,孟建字公威,庞统字士元,以及小屁孩诸葛亮字孔明一同进学。

    徐庶年长是大师兄。

    庞统其次是二师兄。

    诸葛亮最幼是小师弟。

    然而名师历来偏爱关门弟子,更是赐诸葛亮卧龙名号。

    庞统不服气,吵闹了几回。

    水镜先生司马徽气极败坏之下,又不好意思拂了庞德公的面子,这才随便丢了一个凤雏的名号给庞统。

    至于徐庶,则是拒绝了水镜先生的赐号,认为大丈夫建功立业,得靠手中的三尺长剑和胸中的韬略机敏,而不是以讹传讹的好名声。

    水镜先生本来想说——天生卧龙,地起凤雏,人间猛虎,三才齐出,则天下可定。

    然而徐庶不受,就只能传出——卧龙凤雏得一,则天下可定。

    河内司马懿,自从大哥司马朗死后,家势日渐衰微。

    为了振兴家业,书信求助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就以“冢虎”两个字相赠,算是与卧龙凤雏齐名。

    然而庞统越长越难看,水镜先生不喜,后来在益州某地立一块石碑,上面书写——“落凤坡”三个字。

    算是给庞统的一个教训——天命自有定数。

    庞统竟然妄争天意,就当经历生死劫难。

    活则成就丰功伟绩。

    死则一切皆消,更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至于普通弟子崔钧,孟建和石韬,水镜先生司马徽只是好言安抚。

    建安五年六月,荆州书院的六大弟子已经到了毕业季了。

    水镜先生司马徽先让三名普通弟子自行下山,各自寻访明主去了。

    轮到三名核心弟子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开始了正式的谈话。

    司马徽问:“孔明,你有什么打算吗?”

    诸葛亮说:“明主求贤若渴,才是良臣的归宿。”

    诸葛亮自请入南阳郡内的卧龙岗,耕读以待天时。

    水镜先生司马徽,不置可否。

    只是叹了一句——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又自比管乐,视众谋如粪土,可惜了。

    轮到庞统的时候,水镜先生司马徽依旧问了一句。

    庞统回答说:“幼时与兴汉侯刘正,有过一面之缘,我想去定陶城看看。”

    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兴汉侯不敬豪强,又苛刻世家,你应该如何自处呢?”

    庞统回答说:“豪强命运如何,自有天数来定。”

    兴汉侯十年如一日,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

    庞统不才,也要助上一臂之力。

    水镜先生司马徽说:“那你去吧!”

    庞统拜别了荆州书院的人,取道直奔定陶城。

    徐庶问:“先生,士元此去会如何呢?”

    水镜先生司马徽回答说:“如鱼得水庞士元,知人善任刘佑兴。”

    紧接着,水镜先生司马徽又问徐庶的志向如何呢?

    徐庶回答说:“先生,匡扶正道,就是我等的使命。”

    司马徽问:“你有王佐之才,为什么不去替明主效力呢?”

    徐庶忙请教了一番。

    司马徽忙把刘备在樊城大练兵的事情讲了个一清二楚。

    徐庶点了点头,忙告辞下山去了。

    下了鹿门山之后,徐庶心想,世间明主,只有兴汉侯刘正,当年在南阳的行事还算公道。

    其他的人大多都是以讹传讹。

    至于樊城刘备,也只是略有耳闻而已。

    徐庶北上樊城的时候,恰逢刘备军出动攻打宛城,这才尾随北上。

    刘备治理地方,都是以各地豪强作为代言人。

    刘备军向豪强征收物资作为军费,倒也有几分秋毫无犯的态度。

    只不过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怕是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不过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在徐庶看来,刘备有枭雄之资,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这才有了博望坡大营前的那一声冷笑。

    简雍问:“先生为什么要讥笑我呢?”

    简雍自认为忠心可嘉,然而能力不足以济世,这也怪得了人吗?

    徐庶回答说:“我笑你见事不明。”

    袁术的根基在汝南郡。

    至于南阳郡对于袁术来说,虽然是一块肥肉,但是却可有可无。

    如今袁术军放弃伊阙关,就是不想与咱们刘备军拼个你死我活。

    毕竟在袁术看来,咱们是光脚的,纠缠不清的话,会给周边的邻居们可乘之机的。

    简雍听了之后,就对刘备说:“我自从追随主公以来,多有谋划,少有成功。”

    幽州谋程远志,却恶了兴汉军。

    定陶谋单经,又让青州刺史龚景大人不喜。

    昔阳亭谋张梁,到手的人头却变成了狗头。

    洛阳城城中谋官,仅得授安喜县尉。

    按兵不动以求雷霆一击,却又在沙汰洪流中成了督邮大人手中的把柄。

    安城数年,仅筹措千军物资。

    汜水关前枉兴兵,千军损失过半。

    虎牢关前图扬名,三百安城劲卒做了刀下鬼。

    樊城栖身,幸好有刘泌帮衬着,才没有酿成大错。

    如今执掌南阳郡政事,又有些力不从心。

    简雍说到这里,跪请刘备另择贤能。

    简雍实在是无法胜任军师之职,无法尽到军师的义务。

    刘备说:“宪和,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怎么忍心让你坐冷板凳呢?”

    简雍说:“主公,国家大事自有法度,不能私情误国呀!”

    简雍的态度很坚决,做刘备的军师看似风光,其实个中辛酸泪,只有自己才知道。

    如今简雍可以甩锅了,当然得抓紧时间卸任。

    刘备问:“宪和,你究竟想要什么呢?”

    简雍说:“我可以替主公安顿后方。”

    刘备心想,家中妻儿都在樊城,刘泌虽然忠心耿耿,但是他终究不是自己人。

    刘备命令:

    南阳郡属吏,樊城令刘泌迁南乡令,与刘封一起保护南阳郡的西大门。

    晋简雍为随县侯,樊城令。

    与虎牙将军关平一起,镇守樊城,看护后方。

    简雍终于如愿以偿了,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博望坡,启程南下。

    刘备当机立断,拜徐庶为左军师,至于右军师的位置,暂时空缺以待大贤的到来。

    徐庶与刘备一拍即合,当即就认了主公。

    从此,天下著名的谋士,战侠徐庶,成了刘备军的座上宾。

    定了主臣名份之后,刘备开始向徐庶问计。

    刘备问:“军师,云长一个人守郦县,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徐庶回答说:“主公,袁术拥有甲兵二十万,要是全力南下,南阳必失。”

    然而刘备军也不是吃素的,十五万大军,血拼之后,也能让袁术军元气大伤。

    现在的情况是——刘备军退无可退,只能拼命到底。

    袁术军还有汝南郡和豫州要保,不敢和咱们拼命。

    一旦南阳打成了一锅粥,袁术拿什么保卫豫州。

    曹操和刘繇,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那曹操军可不讲什么同门情谊,司马朗在青州东莱郡黄县的动作,正是宣告了卢门内斗的开始。

    连万金油的卢门七郎,兴汉侯刘正都遭遇了曹操军的算计,袁术和曹操的交情可没有那么深。

    袁术军为了防备曹操,敢和刘备军拼命吗?

    刘备终于放心了——这就是拥有超级谋士的好处。

    什么事情都看得一清二楚,分析得头头是道。

    刘备说:“军师,看来咱们可以专心致志的发展南阳了。”

    徐庶却说:“主公,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袁术军不会全力以赴的攻打刘备军,但是派一支偏师试探一下,这绝对是板上钉钉的。

    要是刘备军一触即溃,袁术肯定不会介意收回南阳郡的。

    刘备问:“军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徐庶回答说:“迎头痛击袁术军的偏师。”

    只要打痛了袁术军的偏师,南阳郡就会得到一段时间的安宁。

    然而能够带领偏师的统兵大将,肯定是袁术的心腹爱将。

    这人可不能杀,一旦双方结成了死仇,袁术就是砸锅卖铁,都得死磕到底,这是一方诸侯的气度。

    这其中的分寸,却是要把握好。

    打得轻了,会引来袁术军的觊觎。

    打得重了,又会迫使袁术军不得不展开报复。

    刘备说:“坏了,二弟心高气傲,要是对方武力值偏低,必死无疑呀!”

    随后,刘备又将关羽和张飞的性格,详细的解释了一遍。

    关羽为人爱惜士卒。

    有时候为了减少麾下的伤亡,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是万军之中斩上将首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张飞却恰恰相反,为了保护将领,麾下大军死伤殆尽也可以面不改色。

    徐庶听了之后,心想东路暂时无忧了。

    毕竟张飞懂得一个道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张飞是不会轻易斩杀敌方将领的,只会千方百计的逼降对手。

    关羽砍杀对手,有如砍瓜切菜一般毫不心痛。

    徐庶听到这里,于是就说:“主公,虎威将军那里,咱们还得亲自走一趟。”

    袁术军的偏师只能败而不能灭。

    要是逼着袁术军死磕到底,刘备军也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

    武关张济,兵多粮少。

    洛阳城中的袁绍,那可是兵多将广的主儿。

    东面的袁术军,势力雄厚,也不能往死里得罪。

    南面的刘表可是樊城侯,为了名符其实,肯定会北上找麻烦。

    刘表手下的大将:

    蔡瑁和张允,擅长水战。

    文聘和王威,擅长阵战。

    一旦刘表军北上,刘备军又得全力以赴呀。

    刘备说:“军师,事不宜迟,咱们先北上搞定袁术军的偏师。”

    徐庶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刘备和徐庶,带领三万刘备军北上郦县,增援虎威将军关羽。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