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兴汉使命 > 第828章 儒将周瑜
    周瑜望着愤愤不平的诸葛亮,对于文人心中的浪漫主义着实难以理解。

    也许在某些谋士的眼中,武将就应该慷慨赴死,不死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可是谁又知道,武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家人和朋友。知遇之恩可以教人竭诚相报,总不能让人家赌上家族的前途和命运吗?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为什么荆轲的后人没有继续替燕国效忠?刺客的后人,很难继承祖业。武将也是一样,武将世家也很难持续三代以上。

    毕竟父辈流了血,就是希望子孙后代可以过上好日子。分享胜利果实可以,拼命绝无可能。

    周瑜也有孙子,他可以接受子承父业,却拼命的把孙子往文官集团靠拢。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为了家族的延续。

    武将世家的地位很尴尬,发展好了会受到上位者的猜忌,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要是发展不好,那是会死人的。

    长期走钢丝保持平衡,不敢逾雷池半步。倘若对手足够聪明,倒也可以掌控局势。万一碰到什么二愣子,武将世家就有麻烦了。要么孤注一掷的解决前线争端,然后大军反戈一击举旗造反;要么养寇自重,一念之差就会万劫不复。不是亡于贼寇,就是倒在上位者的猜忌之中。

    周瑜很理解文聘,渭水河滩的那一仗。汉中兵死伤惨重,诸葛亮又以北伐不成拒绝赏赐和抚恤。仗打败了就没有军功,那些战死沙场的蜀汉将士可就白死了。

    文聘面对群情激愤的汉中兵,还能有什么办法?汉中一直替成都挡刀子,却没有换得后方的大力支持。谁愿意一直当冤大头呢?

    文聘追随蜀帝刘备忠心可鉴,却又做不到对汉中兵的诉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挂印弃职而走,算是给战死沙场的将士一个交代。

    周瑜知道,作为大将,自己受委屈可以毫无怨言,却无法容忍麾下的将士受委屈。爱兵如子就是这样的道理。

    作为父亲,明知道儿子受了委屈,谁可以做到命令儿子继续委屈求全,从而遭遇更大的委屈呢?

    大将可以让麾下的将士慷慨赴死、冲锋陷阵。可是有功不赏赐,战死不抚恤,牺牲的就是大将的军中威望。真要到了忍无可忍的那个时候,一些人会选择造反,一些人会选择一死了之,剩下的那些人就会在忠心的煎熬下一走了之。

    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其根源在于新任统帅上位,根本就没有办法让士卒效命。即便是勉勉强强的服从,也会大打折扣的磨洋工。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没有了解新任统帅之前,军中将领肯定会一直观望。

    对于周瑜的观点,诸葛亮也觉得非常的委屈。蜀汉以弱击敌,行差踏错的结果就是败战而归。前线将领擅自更改大军临战方略而出了问题,难道不应该承担所有的罪责吗?

    “孔明,蜀汉势弱,人才更是得之不易。马谡可是荆州派的领军人物呀!你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刘正不解的问道:“出了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魏军在战场上没有征服的人,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难道马谡活着就是原罪吗?”

    “刘庄主,你看像我这样的谋士带兵,有可能靠着身先士卒的本领收拢士卒之心吗?”诸葛亮问道。

    刘正无法回答,周瑜也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

    武将带兵,身先士卒就可以完成很多军令无法达到的任务目的。排兵布阵,有主有次!谁都不愿意做那匹在田忌赛马中注定会被牺牲掉的那匹劣马。

    可是战争就是兑子,劣马的角色不可或缺。甚至在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良马。

    马谡守街亭,其实就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兑子过程中,丢出去的那匹劣马。

    诸葛亮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马谡正面硬扛,死也要咬下魏军一块肉。这是很明显的送菜行为,想要崩坏司马懿一口牙。

    可是随行的将士谁也不想死。当道屯兵,以步抗骑。一场战斗结束,投入战斗的人还能有几个存活呢?

    周瑜明白马谡的想法,大军上山,就可以把战场的压力转嫁给司马懿和诸葛亮。

    这就好比两个壮汉掐架,小孩子在没有长大成人之前偶尔扯一下后腿还行。真要赤胳膊上阵,那是嫌死得不够快吗?

    马谡只想躲在一边做那个扯后腿的小孩,不愿意替诸葛亮挨司马懿的拳头。

    结果就是诸葛亮顶不住压力退了。战后追究责任,马谡就罪不可赦了。

    周瑜是带兵打仗的老将,当然明白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真正含义。马谡常年混迹于军旅,当然也清楚自己的斤两。

    兵对兵,将对将!这是战争的总原则。诸葛亮居然拿蜀汉的兵去碰人家的将,还得摆明车马炮的阵战。这简直就是告诉马谡带着大军去英勇的战死沙场!

    “孔明,大将爱惜兵力。行军打仗可不是战略拼图!”周瑜认真的说道:“用兵之道,在于争取那一线胜机。即便是退而求其次,也得有一线生机。”

    “周公瑾,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诸葛亮问道。

    “什么意思,将不打必死之仗。这就是审时度势!”周瑜说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为什么要强调一个走?就是为了告诉用兵之人,面对必死之局,能走就不要留。你的排兵布阵给马谡生机了吗?不仅没有,还得让人家死得彻底一点。什么时候人拼光了,什么时候就是结束。”

    “孔明,我知道你是想用益州兵的悍勇击垮魏军!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雍、凉儿郎自古忠义两全。况且又是人多势众,真要拼起消耗,蜀汉有能力承担那样的代价吗?”刘正问道。

    想要屯兵街亭拼命到司马懿主动放弃,诸葛亮的想法未免也太天真了。

    这其实是中原民族对付草原民族的办法。落日原大战汉军大败,铁板一块的大草原反而四分五裂。这足以证明战法有效。

    诸葛亮饱读兵书,深知各种各样的战例。对于落日原大战肯定会有着心得体会。可是他用兵的地方是街亭,那里可是西凉铁骑的崛起之地。

    军人的骄傲,魏军会害怕大战血战吗?

    “我杀马谡,其实与街亭战败没有多大的关系!”诸葛亮说道:“蜀汉派系林立,荆州派,益州派,元老派,还有降将派。四派的关系错综复杂。”

    诸葛亮定了定心神,继续组织语言:

    其中元老派实力最强,有大将关羽、张飞,谋士简雍等。后来关羽和张飞在荆州战死。益州派与降将派积极争取夺势,荆州派也不想落后于人。

    张任的死,其实就是荆州派和益州派大打出手的导火索。荆州派没了荆州,就是无根的飘萍。可是荆州派对蜀汉有大功,总不能过河拆桥吧?

    吴班和吴懿两兄弟见势不妙,立即献妹求好。后面的事情就那样了。蜀帝刘备借故灭了张家,让荆州派吃上一口子肉。

    荆州派加固了兵权,也埋下了隐患。诸葛亮兴兵伐魏,其实是想整合四大派系。只是到最后事与愿违,把四派的暗斗搞成了明争。

    街亭失利,关键是军令不统一在前,各行其是在后。益州派阳奉阴违,降将派那是摆明了要荆州派好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