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主神修理员 > 第195章,回归热潮
    “建军大哥你真厉害,居然有900元的工资,比我们全部加起来都强!”1000元离他们太远了,但是赵建军的900元却是他们可以看得到的。

    而且也是相信的,没有这么高的工资,赵建军那里来的钱买美国汽车!其他东西都可以做假,但这汽车总不可能是假的吧,赵建军这汽车比市政府领导的汽车都要好,说是10万以上他们都相信。他们甚至怀疑赵建军把自己的收入往少的地方说。

    “我现在还在继续学习,以前根据地没有大学,我这才没有上,但是现在根据地也开始开办大学了,我们这样为根据地做过贡献的人,可以上成人大学,现在我正在准备成人高考,你们想要到根据地有更大的发展,现在就要准备好,到了6月可以和我一起考大学!”

    “大学!”这个时代考上大学就相当于成为国家的干部了,比他们的铁饭碗都要强,可以说成为了国家统治者,而不是他们这样名义上是国家的统治阶级,但却连自己都养不活。大家看着赵建军的目光又不一样了,羡慕中带着一点敬畏。

    “大学的事情,我们是不敢想,我们就是想让建军带着我们到根据地闯荡一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半死不活。”方大銮说道。

    赵建军笑道“现在根据地到处都是计会,你们只要敢闯,说不定将来比我还要有钱。”

    这还真不是他乱说,本来根据地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但不是说没有私人企业,在根据地还是有很多的私人企业。

    也不能说是私人企业,这些只能算是个体户,打工的都是家里人。而他们大部分都是开饭馆,买菜的小商小贩,根据地大发展之后,四周的农田都变成菜地,收入比种田提升了几十倍,还有就是发展养殖业的,等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却非常消耗精力的行业。

    哪怕根据地的大工厂也拼不过这些个体户,反而一一退出这些市场,赵建军就知道,现在的根据地出了不少万元户都是这样的小商小贩。甚至养殖场都出现10万元户了,在根据地算是富豪阶层了。

    所以他才说现在根据地计会多。

    一群人开始开始畅想在根据地的生活,并且和赵建军约定时间到根据地去,而这消息越传越广,最后有好几十人想要跟着赵建军去根据地闯荡。

    因为赵建军有汽车,他可以带自己两个弟弟去,而其他人只能做火车到根据地去了。赵建军把自己的地址告诉这些小伙伴,让他们到了根据地就去找自己。

    人说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在根据地虽然一天一个样,但他却觉得压力大。

    他还是对脑海中的家乡充满憧憬。

    可实际回来,他才恍然发现根据地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故乡,而且是远远的超过!

    家人和亲戚们欣喜于他们带回来的香肠、腊肉、布匹、糖果、手表、手提录音机等生活用品之时。

    赵建军也感慨于内地物资的匮乏。这些东西在根据地随便一个超市内都可随到随买,在国内却还需要凭票供应!

    看到已经老大不小的儿时伙伴,还在为了一个进工厂的指标而焦虑不安,而他们却是像上学就可以上学,甚至还有奖学金,像学技术就有技术学校,想成为工人就可以去工厂上班,甚至只要半年的工资他们就可以有一个电梯公寓,这样的待遇全国上下除了根据地,还有那个城市有这样的待遇!

    而这一切也没有超出徐达的预期,虽然他不了解这个时代的国内情况,但是他好歹是看过上千本小说的男人,工业文更是看了不少,知道现在国内贫穷,物资的短缺,赵建军他们这样的事情到处都是,要不然国家也不会改革开放了,就是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

    国内就相当于航母,根据地却像是小船,虽然根据地在发展的时候,同时期国内也在改革开放,但船大难掉头,改革开放的影响还不大,没有波及全国,最多在沿海有一些改变,哪怕过了几十年,西南地区也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

    而根据地不过一个地级市大小,发展起来自然容易,更不要说徐达还开外挂,每年有20多亿的资金流流入根据地,这样一来根据地就相当于坐上火箭一样的发展,这发展的速度,比深市都要快,这是全国其他城市比不上的,这样根据地自然机会多,吸引国内的人民!

    徐达就是要用无数的赵建军他们,吸引其他地区的人到他们根据地来,帮助根据地发展。所以徐达才会如此帮助大家回家过年。

    而大家也没有辜负徐达的期待,虽然春节期间有几万人口流失,但春节过后,每天都有好几千人开始返回根据地。这些都是从根据地离开的人。

    返回的不只是他们,还有亲戚、儿时伙伴,乃至左邻右舍、父母单位同事的子弟。他们都是和赵建军伙伴一样想到根据地闯荡一番的人。

    在这个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的时代,由于工作岗位的缺乏,每个家庭几乎都有在家待业的孝。

    听说根据地工作出路宽、待遇丰厚,机会多,甚至房价都便宜,就没有不动心了,老人们可能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青年却不想在这样继续贫困起来,他们都把根据地当中自己理想的乐土。

    即便是一探真假,来根据地看看总不会错。抱着这样的心思,陆陆续续返回军分区的战士、知青、工人,都带了一个以上的同行者,多的更有十几个人。甚至有一个村上百号人到根据地打工。

    过年后的一个月时间,根据地多了10万人,而且到根据地的人数还在不断扩大,这人数大大超过了徐达的想像,虽然这也给根据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却也让根据地不再缺少是人手了。

    有了这次探亲的良好示范结果,根据地信心大增,张建国他们这些高层,甚至想每个月都让一批人返乡,这样可以减少根据地的人口压力,有可以带来大量的劳动力。

    要知道这批过来的劳动力,不只是农民工,而多了不少的技术工人,虽然他们大部分都只是初级技术工,但比起农民工这就算是高级技术人才了,更不要说还有不少高级技师也跟着家人来到根据地,丰富了根据地的人才。

    这比重新培养农民工减少了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徐达不缺机器也不缺钱,只缺人,技工,高级技师和各种专家教授。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