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在三国加个点 > 第九十六章 臣大将军进,附议
    何进此时心念急转,原本经过昨天晚上同心腹幕僚的彻夜商议,他已经定下了今日朝议的应对之策。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以为定会毫无波澜就通过的李北海奏表突然就横生波折。

    袁家嫡子突然跳出来表示反对,其实本来在三公级的重臣中,何进身为大将军不应该率先发言的,但是他心里十分有数,以他的资历威望,如果在其他人后面发言只会惹人笑话,所以他一贯率先述议。

    但是现在没有心腹的幕僚可以商议,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同那些两千石一样,保持沉默。

    但是这一条率先被何进否定。

    此前他曾暗示过对刘毅有意见,如今保持沉默在杨赐看来其实和反对没什么两样。

    那么现在就只能发表意见,在赞同和反对之中选一个。

    如果反对,那么很可能获得汝南袁氏的好感,汝南袁氏,目前可以说是大汉第一世家,三代中出了五个三公级的人物。袁家当代家住袁逢和他兄弟袁隗,一个做过司空,一个刚刚从司徒的位置上下来,袁逢的父亲袁汤官至太尉,大伯袁敞官至司空,曾祖袁安官至司空。

    这时何等的底蕴!

    而若是和这样的家族搭上了线......

    何进越想越觉得有诱惑力,尤其是他现在还征辟了袁逢的次子袁绍作为幕僚。虽然现在袁绍已经过继了到了袁成名下,但是袁逢还是对袁绍关怀备至。

    有庶子作为纽带,再加上若是本次在对嫡子示好,很可能就能搭上袁家的关系!

    只不过......

    何进有些犹豫,根据他手下的调查,据说袁绍同袁术关系不好,而根据目前他掌握的消息来看,这袁术确实不如袁绍,而且今天这举动也有些冲动。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站在大殿中央的老者,他的夫子,杨赐。

    如果他现在跳出来表示反对,那么可以明确得罪了杨赐,那么也就等同于得罪了杨家。

    而弘农杨家也不赖,三代中出了三个三公级,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官至太尉,而家主杨赐,前任太尉,现任司空,更做过皇帝的老师。

    何进感觉好像太尉这个职位就是为了杨家设置的一般,只要做了杨家家主,就能自然而然的当太尉。

    如果为了搭上袁家的关系而去得罪杨家,不仅此前经营数年的成果毁于一旦,还要背负骂名。

    关键是,袁氏会为了他一个外戚,而且得罪同样的顶级世家杨氏么?

    何进心里十分清楚。

    不会。

    他是杨赐的弟子,弟子若是公然与老师唱反调,如果是世家子或者是儒生,要是运作了好,或许还会得到一个“忠君不畏师”的名声,然而他是外戚!要是真这样干了,以后就不要想往世家圈子里面凑了。

    袁家不可能为了一个叛师的外戚出头。

    何进突然想到了一点。如果没有把握,杨赐怎么会一上来就提这件事,现在可只是袁术一人反对,不是袁家反对,并且袁家的其他人的举动也很异常!

    而且,那刘毅似乎是东海恭王之后,若是杨赐把这一点抛出,以皇帝的秉性,即便是袁家反对也于事无补。

    既然反对无用,还不如向杨赐卖好,进一步巩固关系!万一能在弟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被其收为入室......

    他忍不住咽了口吐沫。

    至于会因此得罪了袁术,何进倒是没把这个当回事。只要不是整个袁家,区区一个袁家子他还不放在眼里。

    再说在他已经选了袁绍的情况下必然已经得罪了袁术。

    而和刘毅的那些仇怨......

    何进一想到这就暗暗咬牙,决定忍下愤怒。

    这些年为了靠拢世家,他受到的屈辱还少么!那些世家大儒早就把他的脸面放在脚底下踩过了。这次再忍一番又何妨?反正已经习惯了。

    他忍不住双拳紧握,为了让何家成为世家,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一念至此,何进也不耽误,洪声说道:

    “北海国相李贺所表,臣大将军进,附议。”

    虽然何进出言赞同,但是让他还费脑子想办法说刘毅好话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他给自己保留的最后骄傲。

    咦?

    居然是赞同!

    何进身后的白面青年面露惊讶,他蹙眉沉思了一阵,还是没想出何进赞同的理由。

    难道是何进看出了其中可能有问题?

    但也不应该啊!但即便何进发现了其中可能有猫腻,他也不需要直接反对,保持沉默即可,何必直接同袁家嫡系作对?

    ......难道是因为知道我同袁术的关系不好,所以特意做给我看?为此宁愿委屈自己,冒着得罪袁家嫡系的风险?

    白面青年摇了摇头,把这个想法排除。

    他知道何进对成为世家有多大的执念,不可能为了他一个人冒着得罪袁氏的风险。其中应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

    他的疑问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发现在太尉和司徒都没有发言的情况下,身为司空的杨赐说话了。

    “北海国相所荐刘毅者,疑为东海恭王之后也。”

    杨赐刚起了个头,就被人打断。

    “杨公勿怪,敢问杨公,刘毅疑为东海恭王之后?可有凭据?”

    杨赐杨赐转头望去,插言的是一个中年男子,那人正一脸惊异的看着他。

    杨赐对此人插言打断毫不意外,因为这人就是东海恭王这一支的嫡脉,宗室子弟,现任的宗正,刘虞。

    宗正是九卿之一,品轶两千石。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按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同姓王犯法,宗正也可参预审理。

    所以于公于私,刘虞都会对此事加以关注。

    杨赐蠕动了一下嘴唇,刚要回答,就听到上方有声音传来。

    “不错,虽然朕也认为如此男儿当是我刘氏血脉,不过司空所言可有凭据?”却是刘宏也兴致勃勃地插话追问。

    杨赐转身对着刘宏行了一礼,恭声答道:

    “无确凿证据,不过根据我弟子李贺私信所言,刘毅之父早丧,其母带着刘毅流落到北海剧县定居,其乃东海恭王之后亦是其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