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十六章 花园之中畅未来
    高邮府衙的后花园占地不大,也就一亩见方,魏源的妻子已经去世,魏家三子一女,只有魏玉珍跟着老魏身边,其余三子皆在外为幕,这是老魏家的传家行当了,读书、做师爷、考科举。

    四月时节,花园中春意盎然,梅花已谢,桃花盛开。园中一汪小池,睡莲吐出粉红的花骨朵,各种飞虫在荷叶上飞来飞去,引来柳树上飞鸟的觊觎。池边围着一圈迎春花,开满了金灿灿的小花。花园的一角甚至还有一块菜圃。里面种着几种种时令蔬菜,打理得跟花圃一样整齐。

    董书恒独自一人走在这花园中,内心无比地安静。他走进池边的一个小竹亭坐了下来。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陶制的小玩意,它有一个嘴和一个圆鼓鼓的肚子,上面有六个孔,下面有两个孔——这是董书恒在东台时找陶匠帮他做的一个陶笛。

    他把陶笛放在嘴边试了一下音,吹起一首《故乡的原风景》,六孔陶笛那悠扬的声音响起。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乐声中充满了无尽的乡愁,这个乡愁穿越了时空。自己怎么也是见义勇为,再加上自己的警察身份,也许地方政府和单位会给自己定一个烈士称号。希望前世的父母在哥哥姐姐的照顾下能够走出送走自己的阴影。

    来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他每日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再也不能像前世一样做个快乐的宅男,通过自己制服的更换来辨别季节的变化。

    ……

    “劈啪”一声,身后的小径上有一根树枝被人踩断。董书恒应声看去,只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一缕绿丝绦之后,碧绿的柳条映着她鹅黄的长裙,散射出迷人的光彩,正是魏玉珍。

    她刚刚听着音乐,看到了董书恒坐在亭中。不知为何,看着正在吹奏奇怪笛子的董书恒,她呆在了原地。此时,她感到这个男人身上充满了故事,令自己那么的着迷。

    两个人四目相对,竟然都一时无语。仿佛在抓紧时间打量彼此,将对方脸上的每一个细节刻录在自己的脑海里。这时两人的眼睛中不断地闪烁着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种种不同的情绪。

    “你……”两个人突然间同时开口,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但是又产生了新的尴尬场面。

    “你好,师妹!”还是董书恒率先打破了尴尬。出于某种情节他已经熟悉了“师妹”这一称呼。

    “师妹的女装可是比男装更加迷人呢!”董书恒真心说道。

    魏玉珍俏脸一红,没想到董书恒的话说的那么直接。瞪了他一眼道:“哼……你是不是早就看出来了,当初在寺庙之中为什么假装没认出我是女儿身?”

    “哎呀……师妹不要激动,假如那天我点出你是女儿身,你肯定是羞红着脸跑掉,咱们又如何相谈甚欢相见恨晚呢?”董书恒解释道。

    “你会跟我爹提亲吗?”魏玉珍突然间低头细语道,声若蚊呐。

    这突然间的转变让董书恒一时呆愣当场,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魏玉珍抬起头看着董书恒的脸。这时董书恒才郑重地对她道:“我会的,很快就会,当我觉得我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你时,就会向你爹求亲,当我跟你在一起时就不会让你再受一点点的危险。”

    “书恒,我刚才听你的曲子,充满了哀思。我相信那肯定不是凭空而来的。你能跟我分享吗?无论是悲是喜。”魏玉珍看着董书恒的眼睛说道。她本就不是一个传统矜持的女孩,就像她从未缠过的天足一般,封建传统的糟粕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烙印。

    “师妹,其实我在思念梦中的故乡,在我的那个梦中,我们推翻了满族的专治,建立了百姓当家做主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我们的国家像汉唐时期一般傲立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敢欺凌我们;那时候男女平等,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做工做官;所有的孩子要参加免费的义务教育;我们的军队心中只想着保卫国家、保卫百姓;我们的工人能够生产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我们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把生意做到全世界;那时的人们出行可以开自己行驶的车子,火车三个时辰就能从南京跑到北京……”

    魏玉珍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听着他的诉说。她知道董书恒所说的不是故乡而是他的理想。虽然,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但是看着董书恒向往的眼神。她也觉得这样的未来真的很迷人。

    “书恒,我能帮你吗?帮你到达你梦中的故乡。”她温柔地说道。

    董书恒轻轻地抓住了她的手,一种柔软温暖的感觉顺着指间传来。魏玉珍就这样给他抓住,竟然没有丝毫的反抗,也没有丝毫的反感,虽然这是第一次有一个男人这样抓住她的手。

    “谢谢你,师妹!”董书恒郑重地说道。

    “师妹你有没有看过报纸?”董书恒觉得不能再暧昧下去了他担心自己把持不住,这毕竟是在老魏家的后院,他可不想给一个老头拿着菜刀追杀,于是他岔开话题道。

    “这个我知道,上海那边有洋人的报社,也有许多华人在那工作,爹爹经常会让人捎回一些洋人的报纸,我偷偷地拿来看过。”魏玉珍说道。

    “那么你知道为何师傅一直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始终没有多少人认可他呢?”董书恒继续问道。

    这次,魏玉珍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大家没有办法接触到师傅所宣扬的思想。假如我们也有自己的报纸,有自己的书局,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思想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认可我们。人多了才好办事。当支持我们的人多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的理想就更容易实现。”

    “书恒,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可是你为什跟我说这些呢?”魏玉珍不解地问道。

    “因为我想让你来主持这个书局。”董书恒郑重地对她说道。

    “什么?我……可是我是一个女子。”魏玉珍一脸的惊讶。

    “师妹,这可不像是你说出的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呢,而且你可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我觉得只有你可以把好这个书局的方向。当然,如果师傅同意的话,他也许会帮我们找几个帮手。但是我希望你至少是那个掌舵人。”董书恒劝道,这个家伙坏的很,跟人家女孩子说正事时还不时地揉了揉人家的手心。

    魏玉珍可能是发觉到了什么,连忙收回了自己的手。红着脸说道:“我当然没问题,但是必须得爹爹同意。”

    “什么需要我同意啊?”这时,那个熟悉的坏老头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了。只见,魏源已经走到了花园之中。

    “哦,是这样的,师傅,我与师妹在花园偶遇,于是我们商量着办个书局,把您的思想通过书籍报纸传播出去。”董书恒抢先说道,他知道魏玉珍被父亲撞见又开始害羞了。

    “哦,书恒,你说的事我们大清从来没人做过,我也知道西方的报社。而且办报出书可是要花很多钱的!”魏源说道。他的心中对此是不抵触的,换做哪个文人不想自己的思想传播啊?

    董书恒接着说道:“钱的问题,不难解决,况且刚才不就有人要给您送钱来了。”

    “咦,这你都猜到啦!”魏源欣赏地看了董书恒一眼。

    “所以师傅,我们现在只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的问题,书局开起来肯定需要许多编辑,这些人要有一定功底,还要对我们新学有一定研究。另外一个就是朝廷的问题,朝廷不会允许底下的人操持舆论,所以我觉得应该先把书局放在我们控制的地方。当然清廷是暂时没空管这些小事。所以现在也是我们开书局的最佳时机。”董书恒详细地说道。

    “人的问题好办,我推荐两人,一人是黄立平,一人是周祥。这二人在上海的洋人报社做编辑,有经验。而且我与二人有师徒之谊,他俩算是你的师兄。至于地点可以先放在高邮,这儿至少现在还是我说的算。”

    说办就办,魏源立即写信,董书恒也派公司采购部的人到上海与二人汇合,采购相关的印刷设备。同时魏源让人在高邮城寻找修缮用作书局的场地。

    书局的名字叫淮海书局,下设一个翻译馆,除了翻译外国书籍,还能够培养外语人才。书局将主要出版魏源、龚自珍的书籍,以及翻译好的外国书籍,让国人能够通过书籍看世界。另外,书局还会出版一份周报,以后条件允许还会改为日报。周报的名字就叫《复兴报》。

    三人就在花园敲定了这件大事。魏源还是没同意魏玉珍去主持书局,最后讨价还价,只同意她偶尔去帮帮忙。

    说完这些,魏源才想起来告诉董书恒,下午士绅要到军营商谈保护高邮的事情。时间紧急,董书恒赶紧回到军中准备一下,该做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