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把崇祯当哥们,他竟想当我爹! > 第686章 进宫喽!
    当朱慈烜途经锦州,然后经山海关,一路返回北京时。

    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六年的九月份了。

    历史上的这段时间,北京城内,正在闹鼠疫。

    可是蛮吓人的啊!

    要知道,古代的瘟疫可不跟后世似的,百分之几,甚至是千分之一的死亡率,就能够搞的人心惶惶。

    在古代,这种死亡率,压根就没资格被称之为瘟疫。

    在历史上,因为崇祯十六年的鼠疫,北京城里的百万百姓,可是被折腾的够呛,十室九空,瘟疫刚开始,顺天府衙门还派五城兵马司的人手,去抬尸。

    可接下来随着瘟疫肆虐,就连五城兵马司的人都染病了,只能够由民间自行掩埋尸体。

    而很多人家,全家病死,也就没人处理尸首。

    尸体在城内腐烂,整座城池,都弥漫着腐尸的恶臭。

    可以说,在这场瘟疫里,北京城内的真正土著,可谓是损失惨重。

    剩下还活着的嘛,也都被清初赶出北京。

    诸如后世的“通天纹”“正黄旗”,实际上,不过是一群鸠占鹊巢的满洲强盗而已!

    不过当下,这场鼠疫并没有如历史那般发生。

    历史上京城鼠疫暴发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传染过来的——古人虽然不懂原理,但是已经在长期实践当中,发现了隔离防疫,一般染病的流民根本就进不了北京。

    这场瘟疫的原因在于,运河漕运因为李自成坐大而彻底中断,北京城内粮价暴涨,百姓无以为食,掘鼠穴充饥,然后,爆发了鼠疫。

    此时的北京,并不缺粮,别的地方可能缺,但唯独这个地方绝对不会缺——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别的时代,首都居民都会享受到优待的。

    哪怕是天下粮食再缺,为了朝廷体面,也会想办法往这弄粮食!

    毕竟,老爷们都住在这,要是附近老百姓太穷,让老爷们看见了,大抵会影响到老爷们的好心情。

    此时,随着大明朝中兴伊始。

    京城百姓的生活水平,那可谓是直线上升啊。

    南洋的米,山东的麦子,淮北的盐巴,江南的茶,还有洋人贩来的蔗糖,把这些个头上自带首都人民光环的百姓,给养的油光水滑的。

    而如今,朱慈烜归来可是朝廷收复失地,平定东虏而归啊。

    所以,在他归来之前,铁道两侧,还有车站内,是聚了不少,前来欢迎的百姓。

    顺天府衙门为此还派了不少的衙役前来维持现场。

    大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面,让缓缓靠站的列车上坐着的朱慈烜很是欣慰。

    心里,也产生了些许的负罪感。

    原因简单。

    此番,朱慈烜打了胜仗,但是,对于北京城内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将失去自己头顶上的通天纹光环!

    因为,东虏既灭(一直跑到外兴安岭以北,跟被灭了没多大区别了)。

    北虏蒙元,也成了大明的藩属。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北方的威胁,已经消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说实在的,已经不适合做首都了。

    至少,朱慈烜是不打算要这了——别的不说,每年光沙尘暴就够他受的了!

    别以为华夏这会没有沙尘暴!

    看看当下时代的森林覆盖率就知道了!

    明朝时的森林覆盖率,比后世强不到哪去,光是明实录里面记载的沙尘暴次数,就已经数不大清了,沙尘暴这玩意都能被载入史册,足可见其规模之大。

    而且,最要命的是!

    人口太多了!

    真的多啊!

    这是一座纯消费型的城市!

    最特么让人无语的是,消费城市冗余的人口,竟然无法被招募入工厂作工人——天子脚下的头上自带光环,而明代的“百京人”大抵头上也长了“通天纹”,瞧不上这差事,外加懒!

    明朝时文人的笔记,书里面对此写的明明白白。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王士性的《广志绎》,里面记载的这些,可都不是胡诌出来的。

    这座城市,从一开始就是用来当作前沿军事重镇来使用的!

    可到了当下,这么一个远离经济重心,无法提供经济支撑作为军事重镇,边防要地的都城,却特么的养活了百万不事生产的人口。

    这不是扯淡的嘛!

    朱慈烜早就想劝崇祯迁都了。

    如果不是因为,东虏未灭,迁都的话可能会让人下意识的以为朝廷怕了满洲鞑子。

    他早就这么做了。

    可如今。

    蒙元东虏已经完蛋,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了。

    直接劝崇祯迁都就是了!

    未来北京,就作为一个交通要冲,一个工业城市,一个军事基地就是了!

    至于一迁都就不需要负担这些了?

    嗯,确实不需要了!

    民国时,迁都南京后,北京可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的。

    只要迁都了,北京的人口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滴,因为不是首都之后,他压根就不能够再像之前那样明目张胆的吸血了!

    想不衰落都难!

    此刻,当列车靠站后,朱慈烜便在卫队的列队欢迎下,大步下车。

    英国公张世泽——历史上殉国的忠良,他爹已经过世了,由他袭爵。

    此刻,正带着一大帮的官员,前来欢迎。

    “臣等恭迎殿下平定东虏,凯旋归来!”

    张世泽上前领着群臣说道。

    朱慈烜微微颔首。

    “好好,英国公,诸位大臣,都请免礼,随本王进宫,向父皇他老人家报喜!”

    “臣等遵命!”

    张世泽连忙道。

    随即,大小官员上开道路。

    而朱慈烜,却是朝身后,挺胸叠肚,一脸威严的朱纯臣道。

    “老朱,人都准备齐了吗?”

    “我瞅瞅!”

    朱纯臣连忙道,随即,朝身后瞅了眼,只见到,这列车上面,随朱慈烜归来的人马,正在快速下车。

    十万大军当然不可能一次性到站了,先批已经有燕王卫军的两个镇到站,眼下到站的是朱慈烜的贴身卫队,还有数百个外被朱慈烜拉过来的军官!

    这些人可都是这一战的功臣。

    朱慈烜要拉着他们到京城,觐见崇祯皇帝。

    总共五百余人,朱纯臣大眼扫了那么几眼,觉得人差不多齐了,便道。

    “都备齐了,殿下,进宫吧?”

    “好好!”

    朱慈烜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朝张世泽道。

    “英国公,带本王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