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 第302章 招工计划
    第302章 招工计划

    “这事儿容易,我这就去找王书记,问问他场里有没有租用牛马套的意思。

    要是用就正好,别的工队要是不用,回头我跟王书记商议了,我们知青队用。”

    工队都是正式职工,平常只发基本工资,冬季采运期间,完成计划生产额度后,会有相应的补贴和奖金。

    知青队不一样,都是上山的知青,不算正式职工,基本上属于外委承包的性质,多干多得。

    今年生产任务这么重,知青队人又多,林场给知青队安排的采伐面积挺大。

    原本,盛希平是打算,在知青队划定的伐区里修出来两条路,一头是拖拉机道,另一头还修冰沟.

    到时候两边一起伐木生产,一头用拖拉机往外拽,另一头还像去年那样,用人工抬.

    这样两头努力,总能比去年干的多。

    人工抬木头,费时费力还危险,咋地也比不上牛马套那么方便。

    所以盛希平一听说,刘玉江有意往外租牛马爬犁的时候,立刻就决定了,今年他们知青队分两组,一组拖拉机,一组牛马套.

    这样集材到山下楞场,直接归楞就可以了,方便很多。

    “大哥、二哥,走,我领你俩去场部,咱找王书记和郑场长去。”

    盛希平这会儿哪还能坐得住?急忙起身,领着刘玉江兄弟就往外走。

    到了场部找到王家川,盛希平把刘家兄弟的来意跟王家川这么一说,王家川也乐了。

    “你看,咱们商量半天,就忘了雇牛马套的事儿了。

    刘书记,那就这样,你们大碱场那头有多少牲口,我们就租多少.

    这样,咱也别光是牲口和爬犁,连人一起都用。你们大队再给配上相应的人手。你看这样行吧?”

    前川林场这头没养过大牲口,不知道这玩意儿咋饲养.

    租借人家的牛马牲口干活,得仔细喂,不能给人家累病了,不然都得赔钱.

    王家川一琢磨,今年生产任务这么重,本来就缺人手,要是再调拨人赶爬犁喂牲口的,怕是别处的活干不过来.

    得嘞,也别差那十几二十个人的工钱了,一起雇着吧,也省心。

    就像盛希平说的那样,一个工队分两组,一头用机械,一头用畜力集材,这样两下合力,干活肯定快。

    刘家哥俩原本只寻思着把牲口租出去,挣点儿草料钱,省得一冬天干喂牲口。

    没想到,林场这边连人都一起雇了,这样的话,连人带牲口,一冬天能挣不少钱呢,好事儿啊。

    “哎呦,那就谢谢王书记了,回头,我把我们大队干活最好,身体最棒的小伙子给你安排来,保管不耽误林场生产。”

    冬天都在家闲着,有这好差事,生产队那些人,怕是得打破头抢。

    双方很快就达成一致,那边王家川赶紧喊来人,双方拟了合同,约定了相关细节.

    然后刘玉江代表大碱场,王家川代表前川林场,都在合同上签字按手印儿,双方合作就这么定了下来。

    “王叔、郑叔,走吧,去我家,我妈在家做饭了,晚上咱几个喝点儿。”

    等合同签好,双方各执一份收起来,盛希平忙开口邀请王家川和郑先勇,一起去盛家坐坐。

    王家川看了眼郑先勇,笑了,“老郑啊,走,咱今晚上去希平家蹭饭去。

    他们家生活好,成天有肉吃,看看今晚上,老盛嫂子做啥好吃的了。”

    大家伙儿关系都不错,下了班一起吃顿饭喝个酒啥的,不犯说道。

    再者,王家川对盛希平还有刘家兄弟都挺欣赏的,正好凑一起聊聊。

    就这样,盛希平把王家川和郑先勇都请到家里.

    张淑珍和下班回来的周青岚一看,又赶紧再掂对俩菜。

    得亏前些天盛希平他们进山打了不少猎物,野猪啊、狍子啥的,这时候天气冷能搁得住,做熟的更能放好几天。

    婆媳俩一琢磨,就准备六菜一汤吧。

    盛连成也从柜子里翻出几瓶好酒,众人上炕坐下,边吃喝边聊天.

    反正天南海北东拉西扯的,随便有个话题就能议论的热火朝天。

    “哎?希平,你们大后天上山干活是吧?那明天你有啥事儿没?要不然咱哥几个,进山一趟啊?”

    刘玉河跟盛希平挨着坐,别人都在那儿高谈阔论的时候,刘玉河小声的跟盛希平嘀咕。

    “行啊,我今天还琢磨呢,趁着第一场雪,我这还没上山,应该带着狗上山干一仗。

    要不然冬天我上山干活了,那些狗在家闲着,不出活。”

    落雪之后,动物的脚印十分明显,比春秋更容易追踪猎物。

    正好冬天也不能干什么农活,很多猎人,别管手把儿好坏,都乐意进山去试试,碰碰运气。

    盛希平若不是知青,这一冬天带着狗上山,他能划拉回来老多东西了。

    可惜,他是林场知青,身份不自由,必须上山干活。

    所以今早晨一看外头的雪,盛希平就琢磨来着,明天应该带着狗进山跑一跑,不管打着点儿啥,留着给家里吃。

    落雪后,肉食放在外面就能冻住了,那些头蹄下货的东西冻上,留着给小添顿吃的也好。

    “那就说定了,明天领着你家老二,咱哥四个一起上山,别管遇上啥,都划拉点儿回来。”

    刘玉河端起酒杯,跟盛希平碰了一下,二人将杯中酒饮下,赶紧吃点儿菜。

    “希平啊,今年冬运生产,你们知青队可得好好出力干活啊。

    咱林场现在四个工队,就数着你们知青队人数最多,现在你们可是主力。

    今天在会上人太多,我没说,咱局里计划着要招工一批人,数量不多,可能也就二百来人。

    你要知道,局里这么多林场,都眼巴巴瞅着呢,这回肯定是平日里表现好的,或者上头指定人选。

    咱林场具体能分几个名额下来,我也不知道,只要是有,场里肯定给你留一个。

    不过呢,你也得拿出真本事来,今年的冬运生产可千万不能大意,听懂了没有?”

    王家川那边聊着聊着,忽然想起这事儿来,赶紧跟盛希平说一声儿。

    “家川,今年真有招工啊?哎呀,那可太好了。”

    盛连成一听,喜出望外,要知道盛希平在农业队当知青也好几年了,家里一直盼着招工呢。

    “那还有假么?

    前几天去局里开会,赵书记把我叫一边儿去,特地嘱咐我,让我跟希平说一声儿,今年冬天好好表现。

    这批招工,肯定能有希平的名额。”

    王家川一听就笑了,他是那种胡吹大气、满嘴跑火车的人么?

    要不是有确切的消息,他哪能胡乱说啊。

    盛连成一听这话,心里就有底了。

    盛希平跟赵永胜父子走的挺近,这一年没少给赵家送东西。

    家里放着的虎骨,前阵子盛希平还捎给赵永胜了一截呢,并且把秦秋燕祖上留下来治腿疾的方子,也给赵永胜抄了一份儿。

    赵家人对盛希平都可好了,既然是赵永胜这么说,那盛希平招工的名额就没跑儿了。

    “老大,你听见没有,赵书记都这么说了,今年冬运,你带着知青队好好表现,争取你们知青队多几个人招上工。

    哎呀,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容易,当了好几年知青,总算盼到头了。”

    盛连成跟王家川这么多年的交情了,知道王家川是什么人。

    知青队和盛希平还没重要到可以影响冬运生产,王家川也犯不上找什么借口来吊着知青队多干活。

    “爸、王叔、郑叔,你们放心,不管有没有这个招工的名额,我们知青队都不会掉链子,保证超额完成任务。”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盛希平必须表个态。

    “来,王叔、郑叔,我敬二位一杯,感谢叔叔们对侄儿的照顾和栽培。

    我年轻岁数小,做事经验不够,哪里有不周到的地方,还得二位叔叔多包涵。”

    “哎呦,我大侄儿敬酒,那必须得喝,老盛,来,咱一起,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这些孩子们有出息,咱再走一个。”

    王家川笑呵呵的端起酒杯来,跟大家伙儿碰了下。盛希平把杯子里的酒都喝了,其他人喝了半杯。

    王家川等人在盛家吃喝到七点多,这时节黑天早,七点多外头就漆黑一片了。

    时候不早,众人吃饱喝足,于是告辞离开。

    盛连成打发了俩儿子去送王家川和郑先勇,刘玉江刘玉河哥俩年轻腿脚好,再说也没喝多,他俩自行离去。

    客人走了,盛连成少不得要跟张淑珍念叨念叨,局里要招工的事儿。

    张淑珍领着儿媳妇和几个小的在西屋吃饭,吃完饭就在外屋收拾,真没听见东屋说招工的事儿。

    这时候一听,也格外高兴。

    要是老大能招工当了工人,家里头三个有正式工作领工资的,还有一个知青,一年到头能挣不少钱呢,家里日子会越来越好。

    往后老二老三再说上媳妇,多几个孙子孙女,一想就觉得特别美。

    “行了,赶紧收拾睡觉。

    我刚才听着老大明天要跟玉江玉河他们上山打猎,那我明天就搁家里多劈点儿柴火,把炉子盘起来。

    省得我们都走了上山,你们娘几个在家挨冻。”

    盛连成喝的半醉,有点儿乏了,打着哈欠就回屋歇着。

    这边张淑珍领着闺女和儿媳妇,把东屋收拾了,碗筷刷洗干净收起来,正好盛希平哥俩也回来了,一家子洗漱完毕,钻进热乎乎的被窝。

    外头寒风呼呼的刮,屋里却暖融融的,丝毫不觉得冷。

    三十号一早,张淑珍起来做了早饭,又馇了狗食。

    盛希平要带狗子进山,所以狗不能喂太饱也不能饿着,基本上就是半饱。

    吃过早饭没多会儿,盛希平和盛希安俩人收拾停当,牵着自家四条狗和小黄,领着跟屁虫,就这么出了家门,到西头大地跟刘玉江哥俩碰面。

    两家的狗经常在一起打猎,彼此都熟悉,见了面从不打架。

    往常几条狗碰到一起,就上前去闻一闻、嗅一嗅,就跟人打招呼差不多。

    可今天,大青、二青等四条狗,却根本不往这边儿凑,反倒是夹着尾巴,眼神中带点儿惊惧的瞅着对面过来的。

    盛家这些狗跟相处久了,多少的适应过来了。

    可刘家的狗不行啊,别看还小,那种百兽之王的威压是天生的。

    大青它们见了,打心里有点儿发怵。

    小黄好像是看出来什么了,于是朝着大青几个汪汪叫了几声。

    然后它走到身边,用脑袋蹭了蹭小黄,发出呜噜呜噜的声音来。

    大青几个还是盯着,似乎没之前那么害怕了。

    盛希平一看,只能朝着刘玉江他们笑笑,“大哥二哥,实在不好意思,那个它现在搁家里待不住,就想往外跑去打猎。

    我只要一带着狗出门,它就死皮赖脸的要跟。

    没事儿,它对狗挺友好的,不跟狗打架。”那咋办?总得跟人家解释一下啊。

    刘家哥俩昨天就见过了,其实他们也挺稀罕着小老虎的。

    不,应该这么说,但凡是个打猎的,谁见了小老虎不稀罕啊?

    从小养大的虎通灵性,知道家里外头,能懂主人的心意。

    这家伙养大了带出去打猎,那不得横扫整片大山?给多少条狗都不换。

    “没事儿,这小家伙就得多出来锻炼锻炼,要不然它将来怎么捕猎啊?总不能一直让你喂着吧?”

    刘玉江笑呵呵摆手,这就是跟还不熟,要是熟悉了,他真想上手摸一摸的脑袋,估计那手感得老好了。

    “大青、二青,没事儿啊,那就是只小虎,别怕。”

    刘玉江扯了扯绳子,拽着大青二青往前靠近两步。

    大青二青被迫的往前挪了挪,可尾巴还是夹着,一脸惊惧的看着,一副随时准备要跑的架势。

    倒是小老虎,表现的很友好,一直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而不像刚到盛家那会儿,动不动就张大嘴嘶哈吓唬人。

    “,你先走,我们在后面跟着。”

    盛希平一看这样,就只能先把支开,让它在前头走,省得大青二青那几只狗,吓得不敢挪窝儿。

    似乎能听懂人话,盛希平这么说,它从嗓子眼儿里呼噜了一声儿,然后身子往前一蹿,几个起纵,就钻进了林子没影儿了。

    “走,咱跟着,这家伙嗅觉比二郎神还好使。”

    盛希平招呼一声儿,这才牵着狗子,朝着消失的方向,往林场后山的大林子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