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代夫妻奋斗日常 > 第110章 逃荒
    大年三十, 子时?。

    原本应该是万家灯火团聚的时?候,青山县郊外却走出了一队举着火把骑着马的人?。

    远征军这一只军队差不多有五千人左右,这般浩浩荡荡的出门去, 还是十分壮观的。

    而这些人?中, 有一些是真的存了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比如江颂安、孙茂水。但也有人是一时热血上涌冲动行事,或者就是纯属被拉了人?头。

    大年三十离家,搁谁心?里也不好受,这些人?自然是最早就有些坚持不住的, 一步三回头,还忍不住抹起了眼泪来。

    行至青山县郊外的燕岭山, 将领下令让众人?稍歇片刻, 这里地势最高?, 站在山头,转身就能看到一整个青山县。

    说是歇息, 其实这也没行多久,更?多的意思?,就是让这些将士们再看看家乡。

    当即就有人?后悔了, 发出低声哽咽,孙茂水在此时?找到了江颂安, 两人?站在一起。

    “江兄,我也挺佩服你的, 你说我就是个孤寡人?, 走了就走了,我家中也还有兄长。你呢, 这青山县是你和嫂子一手置办起来的,你也真忍心?啊。”

    江颂安目光远眺, 心?头自然?也有一片苦楚。

    他勉强笑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孙茂水叹气,伸手拍了拍江颂安的肩膀:“算了,其实我都?懂。”

    江颂安还是沉默。

    两人?就这么并肩而立站在山头,子时?已到,青山县内的烟花和炮仗忽然?响起,山头上的将士们也纷纷侧目,新的一年了,他们却在此时?选择了离家而去,人?们看着这璀璨的烟花心?中万般复杂,孙茂水低喃:“今日的离别是为了改日更?好的相聚,江兄,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江颂安嗯了一声:“为了更?好的相聚。”

    江家小院内,子时?一过,元瑶让江年也把剩下的炮仗放了。

    “新年新气象,不管怎么样,日子都?要过。”

    这是元瑶的原话?,秦蓉此时?也恢复了一些,走到院中,听到这话?,勉力笑了笑:“弟妹这话?是说给旁人?,还是说给自己?”

    元瑶侧头看了她一眼:“都?有吧,大嫂说我说的对吗?”

    秦蓉转头看向院中的烟火,轻声道:“对。”

    -

    正月,青山县忽然?被征走了一批壮士青年,祝成?功也越发头疼,不断地奔走其他各县,周旋粮食、水源的问题。只?是这个节骨眼上,各个郡县的日子都?难过,大家勉力也就互帮互助一下,哪里特别困难了,别人?就伸出一把手来。

    在同舟共渡的时?刻,元瑶做出了一个决定——赈灾。

    霜花亭因为没生意暂时?关门了,香粉铺子的开业也被暂时?搁浅,现在江家所有人?都?围着平安饭馆忙碌,一些酒水和招牌菜现在也停止供应,而是集中了全?部的粮食做最顶饱最常见的食物,主要便是解决大家的温饱。

    另外,在平安饭馆外元瑶支起了一个粥棚,每日都?会熬上三大锅稀粥,供实在是没有余粮的人?家,或者是逃难到青山县的灾民。

    所有人?都?缺粮,这粥也没法浓到哪里去,只?能说勉强充饥。

    但平安饭馆的这个行为还是收获了很多好评,祝成?功还亲自过来了一趟,表扬元瑶的这种行为,称赞其有大义。

    元瑶笑笑,倒也不在意这些名声,她做这些,就当是给江颂安积福。

    正月里,青山县的灾民源源不断,醉仙楼也开设了粥棚,祝成?功终于从府城那边申请到了一波赈灾粮,朝廷的赈灾棚也总算是在城门支了起来。

    日子过得平淡如水,元瑶每日话?也很少,忙完饭馆的事大部分就是回房待着,秦蓉也是如此。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半个月,江颂平留下来的人?总算是从外面?带回来了一个尚且算不错的消息。

    白蚁岭那边总算是有所缓和,江颂平所在的麒麟军因为远征军的救援打了一场翻身仗,江颂平虽然?受了点轻伤,但人?倒是无?大碍。

    这消息传回江家小院的是以后,秦蓉就像久旱逢甘露的枯木一样,一把抓住了那侍卫的胳膊:“大人?他确定无?碍?那战事是不是要结束了?”

    “夫人?莫急,结束应该还不至于,但是总归是个好消息,咱们有了援军就有了希望!”

    秦蓉脸上喜忧参半:“也是……我糊涂了,就算白蚁岭这边的战事结束,他还要去闽南那边的……”

    那侍卫抿唇安慰:“现在朝廷大力征军,咱们军队人?多了,打胜仗的概率就大,夫人?不必过于担心?……”

    元瑶就站在不远处,自然?听到了这消息,她也忍不住问道:“那远征军呢?可有什么伤亡?”

    “倒是也没有听说。”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元瑶点头道谢:“多谢你。”

    “您客气了。”

    能等到江颂平的消息,秦蓉到底恢复了一些,两妯娌接下来的日子还是按部就班。

    又过半月。

    眼看已过二月,老天爷还是没有下雨的意思?。

    冬粮没了尚且能挨一挨,春日如此,老百姓真的是挨不住了。

    神?木镇的一些老朋友今日登门,竟然?是和元瑶告别的。

    元瑶惊讶看着豆婶和红梅嫂:“你们去哪里?”

    豆婶叹气,原本胖乎乎的身躯最近几个月竟然?消瘦了不少:“你在县城尚且可能还不住,镇子和村子上待不下去了,大家都?商量着逃荒。”

    这话?一出,元瑶是实打实惊讶了:“神?木镇也开始了?!”

    羽娘和元霜还有秦蓉都?围了过来,便听得豆婶道:“是啊,冬粮就没个收成?,你瞅瞅这都?三月了,老天爷一滴雨都?不下,这简直是不给我们活路!田地里干涸地翻都?翻不动,咱们后山原来的小溪小河也都?干枯了,引水也没办法,这下去怎么种田呢?没有田,吃什么、喝什么?都?在逃了,我们今日来,就是和你说一声。”

    元瑶五味陈杂:“去哪里呢?”

    “往南边吧,那边不是说还成??我也不想走,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总是舍不得的……看看今年战事和天气如何,能回来我们还是会回来。”

    元瑶难受极了,又看向红梅嫂和刘阿婆一家:“阿婆年岁大了,这一路奔波能坚持吗?”

    刘阿婆也叹气:“没法子,好在家里还有牛车,走走看看吧。”

    元瑶几近哽咽。

    都?是老熟人?老朋友了,得知这个消息,元瑶不可能坐视不管,当即就让羽娘收拾了一些细软和干粮出来,两家一开始说什么都?不要,元瑶直接让江年给塞到车上去了:“别推拒了,这世道都?难,我好歹能稍微好一点点,一路辛苦,你们要不收下,我当真是要难过一辈子了。”

    这话?说到这个份上,两家也只?好哽咽着应了,因为还要赶路,两家没有多留,又聊了聊便准备启程了,元瑶目送他们一直走到了街口。

    羽娘走上前来:“娘子,我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咱们家虽然?还行,但这春天要是再不下雨,我只?怕这青山县也待不下去,娘子可想好了,到时?候可要随军?”

    这是一个严肃和辛辣的问题,随军和不随军现在好像都?不是元瑶所能左右的了,她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羽娘,“我再想想,先做好当下事。”

    回房之后,她却取出了纸笔,开始回忆上辈子的事情。

    上辈子这个时?候,江颂安早就入军了。

    她在青山县只?是短暂停留了一阵子,压根不知道后面?的情况,但是府城的情况她还算了解,府城属于扬州府的中心?,战事一时?半会是打不进去的,那边临近长江,水源也不是问题。

    至少如果天下大旱,有大河的地方还能撑撑,不过元瑶印象这场旱灾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话?又说回来,这辈子太多情况都?不一样了,凡事也没个绝对。

    羽娘说的没错,要是青山县待不下去,她也要给自己想想第二条路。

    目前看来,要么只?能和江颂安随军,要么,就去府城闯一闯。

    元瑶步步分析,写?了密密麻麻的一张纸,包括家里的余粮,花费,以及青山县现在的财产地契,若是卖掉能换回多少,等等。

    等全?部想清楚这些,竟然?过了一夜,她眼睛都?没合上片刻,第二日一早竟然?在桌上趴着睡着了。

    羽娘敲门没人?应,最后进来之后才发现。

    元瑶趴在桌上睡得正香,羽娘也没忍心?叫醒人?,再看一眼桌上密密麻麻的纸笔,心?下已经明白了大半。

    她叹气,从柜子里给元瑶取出一条薄毯盖上了,然?后又轻手轻脚走了出去。

    门外三姐妹也明显很担心?元瑶,羽娘轻声解释了几句,三人?也轻声点头,各自回房。

    这样的日子又过半月。

    逃荒的人?已经明显越来越多了。

    元瑶和秦蓉私下也谈了好几次,秦蓉见她安排考虑的如此周到,十分惊讶:“弟妹……你真是太能干了,不过……不等二弟吗?或者你大哥那边但凡能抽身,也一定会回来的。”

    秦蓉的想法元瑶也完全?理解,只?是她道:“大嫂,我这个人?就是习惯想太多准备太多,你说的那样固然?好,可真正战事打红了眼,我们也要为自己筹划,消息总有滞后,男人?在前线也可能不知道我们实际的情况,大嫂说对不?”

    秦蓉点头:“这倒是……

    弟妹,让你见笑了,从前我总是跟着你大哥走,没考虑过这么多。”

    元瑶笑笑:“大哥这次将大嫂留在这,估计也没想到江颂安也走了,咱们两个女流之辈也要将家撑起来,我这法子只?是最后的退路,但是我相信大哥,说不定再过几日就有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