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第130章 抽空、顺便、协助打了一场灭东胡的大战
    定计东胡之日。

    彼时正商议策略。

    张良说:“张良有一计。”

    “既然大秦与东胡必有一战,那么与其任东胡逡巡边境,虎视眈眈,不知何时来袭,何不引蛇出洞?”

    “最好更是诱蛇走蛇道,半途设伏,一击即中蛇七寸,一举擒住,绝了后患。”

    毒蛇在旁窥伺,令人提防、厌烦,那便引蛇出洞,攻蛇七寸,以绝后患。

    李左车随即也说:“臣亦有一法。”

    “大秦毕竟鼎盛,又有仙使在国,西有蒙恬将军率十万大军御守。

    东胡虽是野心膨胀,却未必敢果断南下。需得有绝佳时机,胜果在望。”

    “以臣身世渊源,辅以一番说辞。臣若佯叛去投,当能取信东胡。”

    “又加鼓动之下,作引路先锋,总能带着东胡大军南下。”

    如此作为,可谓大胆。

    稍有不慎,或者尊位者多疑,他都将落得有去无回、死无葬身之处的下场。

    但在场都无人疑心李左车,是否并非佯叛,而是真心去投东胡。

    以大秦如今之势,但凡聪明人,都不会认为叛逃出境后,有生之年还能反戈一击,创出一番改天换日的霸业。

    既如此,咸阳不待,去草原上风餐露宿,图个什么呢?

    随即,冯毋择说:“届时臣可与武宁候做戏一场,添一桩在宿仇积怨之外,冲动出走的理由。”

    毕竟早有积怨,怎么偏偏此时才出走?总得有个理由。

    周邈环视众人,无论张良、韩信还是英布,都无异议。

    也出力道:“等商定之后,我就连夜驭使神兽,沿驰道全速神行返回咸阳,亲自向陛下报备此事。

    以免咸阳接到急报,真以为武宁候叛逃了。”

    #灭东胡的大事儿,没始皇陛下拿主意心里不踏实啊!#

    “再有半道设伏,多半要用到火.药包,正好回去支取一些来。”

    有仙使亲自回咸阳奏禀,就再稳妥不过了。

    于是众人开始商议部署,细化策略。

    ——李左车佯叛,投奔东胡,而后设法将东胡大军引到

    代地。

    持虎符向九原的蒙恬大军,游走草原的章邯调兵,速速奔袭来援。

    再以虎符调动代郡、上谷郡及雁门郡的郡尉所率兵力,参与设伏围剿。

    仙使连夜神行回咸阳,向始皇帝禀报计划,并带来设伏所需火.药包。

    最后,张良还提出:“为防事情有变,还需与武宁候保持通信。”

    大事当前,周邈也不惧熬夜了:“钢铁神兽夜间神行,无声无息,我可以每夜都去一趟,传递信息。”

    机器人有夜视功能,只要关了灯光,就能来去之间,无声无息。

    届时李左车派人潜出东胡大营,送出情报即可。

    韩信也补充了一点:“为防东胡分化秦军,脱离武宁侯掌控,军令不能通达,需得再加一个副将策应。”

    这个副将,无须多么聪明,听话、勇武、有威望即可,到时能号令进攻即可。

    在场堪做副将者,也就英布,勉强再加个项小籍……

    项籍当即站出来:“我去我去!我会依计而行,见机行事的!”

    项籍虽是小将,但勇武,又是仙使座下童子,是足以当副将之职的。

    英布没有争功之意,“臣需护卫仙使,项郎君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于是就此定下。

    周邈当晚便带上英布及五个护卫武士——为返回时腾位置,全速返回咸阳。

    仙使亲自返回咸阳,必是军情紧急。守城将士禀报后,又当即放下吊桥,放人进城。

    章台宫中,始皇陛下已经披衣等候着了。

    “陛下陛下!眼下是灭东胡的大好时机,我们定计……”

    之后的发展,便无需赘述。

    因周邈回了一趟回咸阳,代郡的开工暨赐福大典推迟至午后。

    大典过后,李左车与冯毋择当众争执。

    并在仙使离去后,怒而率领手下三万秦军,叛逃出境……

    而在同时,周邈支取带回来,第一次动用的秘密武器:黄火.药包,重达两石。

    以及负责保管、埋药和点火的专职匠人。

    已经在选定的几个埋伏地点上,开始勘探钻孔……

    周邈先亲自去传

    信蒙恬和章邯,之后就一边忙于举行大典,一边去代郡及左右邻郡,共三郡调兵。

    也亏得钢铁神兽时速两百公里,堪比高铁。

    才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就策划出一场闪电战的‘灭国之战’。

    时下战争的发生,至少都是以月计。而从李左车叛投之日,到东胡大军南下入代郡,前后不过区区七日。

    东胡王或许也正是考虑到己方的闪电之势,大秦必然应对不及,可以打一个措手不及。

    才有大大的信心,果断挥军南下。

    又在周邈举行完在右北平郡的第五场大典后当晚,去草原带回了消息:

    事情有变,东胡大军十万都将南下!或将分前中后三军!

    接到情报,张良等人迅速将计划微调。

    于是灭东胡之战的计谋,最终成型。

    而此战最终也大胜。

    ——东胡王为项籍所杀。

    除中军战死两名、前军战死一名,先锋军李左车枭首一名的部落军首领外,剩下五支部落军首领皆被俘,受缚咸阳。

    至于投降的普通东胡军,则暂押当地,暂时充为隶臣。

    若之后他们首领舍得用牛马羊来赎人,就跟着回草原。

    若不舍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就得继续为隶臣,靠做工挣衣食了。

    ……

    周邈属于是在举行万里长城开工暨赐福大典途中,抽空顺便,协助打了一场灭东胡的大战。

    在辽东郡结束了六场大典中的最后一场。

    特意又回到战场,参与善后事宜。

    说是参与善后,也只是在蒙恬组织善后时,在冯毋择该班役夫收工后,借了钢铁神兽。

    连夜挖掘出两个万人葬大坑,埋葬阵亡的大秦士伍。

    袍泽同葬,入土为安,也是抚慰之意。

    显而易见,即便事先埋伏,打了东胡大军出其不意,然而总有正面遭遇时,短兵相接之下,就难免伤亡。

    围剿东胡三万后军的两万精骑,战力碾压,又还算幸运,阵亡仅百余。

    项籍和代郡郡尉各率军两万,合围东胡中军四万——即使已被山体埋了半数,在山谷中遭遇厮杀时,阵亡也有

    近千。

    伤亡最大的战场,是李左车、雁门郡、上谷郡郡尉各率军一万,围攻三万东胡前军。

    虽然赢了,却也是一场真刀真枪拼杀的持久战,最终伤亡近半数。

    大秦固然是虎狼之军,但郡中的郡尉辖下兵力,到底不能和新锐精骑、咸阳周边大军相比。

    而这种战争,不过是拿勇气和血肉之躯去拼而已。

    “此战分段围剿东胡大军,胜在闪电般迅速。但相应地,除代郡及左右邻郡外,也来不及调军更多。”

    韩信摆事实讲道理,试图开解明显不忍伤亡的仙使。

    “而但凡两军交战,就难免伤亡。能以不足两万的伤亡,大胜东胡十万大军,已是大胜。”

    周邈当然知道,以军事家或统治者的视角来看,这当然是一场漂亮的大胜仗。

    足以载诸史册,后人或许还会用作范例,分析得失、学习战略。

    但此时此刻,站在横陈遍野的阵亡士伍尸身面前。

    他实在无法因这场大胜,而庆祝狂欢。

    哪怕早在定计东胡时,就已经明白避免不了伤亡。

    “……”周邈狠狠闭眼,又重新睁开。

    “阵亡东胡人,堆一起一把火烧了吧,以防开春后尸身的腐烂,会引发疫病。”

    “至于阵亡的大秦士伍,竭力核实身份,以便给其亲眷下发抚恤。

    然后同葬坑中,入土为安。”

    钢铁神兽挖掘出的两个大坑,长宽五十丈。

    足以让近两万阵亡的大秦士伍,不那么局促地葬于其中。

    “我则驭使神兽切割几块石碑。”

    想起李左车似乎写过一部兵法,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文字造诣。

    “再让武宁候写一篇墓志铭,届时镌刻碑上,再在背面刻上阵亡士伍的名字,以作缅怀祭奠。”

    有文字文学造诣者,此行之中有张良,甚至有韩信,何况还有随行礼官姬舒。

    但周邈觉得,由李左车来写,会更合适。

    周邈找到受伤的李左车。

    他在战场拼杀时,被砍伤左臂,此时已经包扎好。

    得知仙使来意,李左车沉默片刻,神情复杂难言。

    “是,臣应当写一篇墓志铭,以祭阵亡士卒。”

    这是他第一次带兵征战,一万士卒最终只剩下五千之数。

    在此刻之前,他还是自豪的,因为此战大胜!

    但在此时,决定由他亲自为阵亡士卒撰写墓志铭时,兴奋的头脑开始冷却。

    同时悲意漫了上来。

    李左车黑夜点灯,铺陈纸墨。

    连夜写出一篇《祭与东胡战阵亡之军》,辞藻不算华丽,贵在情真。

    在清晨时分,由仙使周邈驭使神兽,镌刻于石碑正面。

    此后历经千年风吹日晒,在字迹被时间磨灭之前,又被拓印,流传后世。

    而与这篇墓志铭一道流传的,还有墓碑背面密密麻麻的阵亡士伍姓名。

    “相比姓名流传后世,对他们来说最实在的,还是家中亲眷能领到抚恤。

    亲眷若有能力前来祭奠,能找得着地儿。”

    周邈埋葬了阵亡士伍,并让起吊工业机器人,竖起高达四丈的石碑。

    ……

    “阵亡两万秦军的赔偿,每人一头壮牛、两头肥羊!”

    周邈回到咸阳时,受缚被俘的五名东胡部落军首领,也几乎前后脚到达。

    一如北羌部侵犯后被俘的流程,直接商讨赔偿和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