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之血色浪漫 > 第三十章、在新兵连的那些日子1
    ()    郑桐回忆道:入伍那天,他们在当时公社会堂里集中,召开了欢送大会,并给他们戴上了大红花。散会后都由各自的亲朋好友用自行车驮到县城,在武装部报到集中。当时亲朋好友们大多给入伍的战友们送来了“红宝书”和笔记本、钢笔之类的一大堆学习文具,在首页都写下了他们的祝福语。

    下午就在军代表刘钢柱的带领下,步行到县城,一路上几百名新兵浩浩荡荡,经过几个小时的行军,到达了目的地。稍作休息后就乘坐开往C军的专列。

    当然此时他的名字已经改成了刘铜柱,一个土的掉渣的名字。虽然如此郑桐还是依然挺高兴的,终于不用呆到一个小山沟去度过那漫长的、让人发疯的rì子了。诚然郑桐还算是知道后世进程的他,明白自己只要呆到1977也可以通过考大学来脱离农村。可是这才1970年呀,还得7年!

    不过这个专列可不是客车,而是用来拉猪、牛羊的货车,叫“闷罐”。还好,它可以当卧铺来睡觉,上车后把铺盖搞好,火车一声长啸,把郑桐,不把刘铜柱这批新兵带向了那遥远的地方。因为他们的列车是货车,所以它逢站必停,逢车必让,在半途吃饭也没个准,大家都是在兵站吃饭的。由于不能定时吃饭,只好在每个车厢里备放了几筐饼干,准备在火车误点时用于充饥。那饼干又硬又大块很难吃。在那个年代虽然食物也很缺乏,但大家都不想吃这些“砖头饼干”,因为很难咽得下去。

    经过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之后,郑桐他们终于到达了部队驻地。不过还没等他们仔细观察当地的情况呢,立马就又被分配到各个新兵连了。刘铜柱同志当然也回去报道了,他可是名团长不可能去训练什么新兵蛋子。铁柱和郑桐倒是分配到一个连了。

    不过大家毕竟都是刚刚才穿上军装,要从老百姓变成军人可不是个简单的事。郑桐记得当天晚上就闹了不少笑话,他记忆最深的要数“倒茶水”事件了。

    当时有的部队领导夫人不想孩子去插队,担心孩子在乡下吃苦。于是就不管孩子够不够年龄硬是将一些小屁孩塞到了部队。记得当时郑桐他们这一批就有不少的这样的小家伙,他们大多才十四、五岁就当兵了。郑桐他们班就来了这么一位小同志。带班的老兵,为了照顾他就让他睡到了自己的上铺。

    这天晚上,由于训练太累,小王尿床了,尿水浸透铺板,滴滴答答滴到班长的床上,班长从睡梦中惊醒,翻身起来,叫醒小王,

    “你干什么?把我的被子打湿了。小王赶紧答:

    “我的杯子打翻了,是茶水。”

    班长没再问,继续睡了。第二天晚上,他又尿了。

    尿液顺着床铺滴到了班长的嘴唇上,班长再次被吵醒了,只好起身。不过还没等班长询问,小王就从被子里拿出水杯,说“不好意思,又把水打翻了。”

    班长将信将疑,舔了舔嘴唇,又沾了一点“茶水”嗅了嗅,就明白了。说:“明天开始你就睡下铺吧,省得你天天打翻茶水。

    虽然班长处于保护小同志的目的没有告诉大家,可屋内的尿sāo味可是瞒不住人的。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茶水”事件,平时没事的时候都喜欢那这个取笑他。

    “小王今天可不要把杯子放到床上呀,要不又把杯子打湿了。”

    “小王要不你用我的水壶得了,那个有盖子不用担心打翻了弄湿被褥。”

    小王每次都被搞得满脸通红,终于过了三天后开始耍小孩子脾气了。

    他感觉大家都在嘲笑他,没有人能接纳他,这里不适合他。

    这天晚上等到凌晨四点多的时候,他稍微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准备溜号。大家都训练了一天了睡得了死猪一样,谁都没注意到小王当天晚上的异常。小王顺利的拿着东西轻手轻脚的摸出了宿舍。

    第二天,大家起床之后集合报数时才发现少了一个人。这下子班长荒了,报告给连长之后,全连取消了当天早上的训练一起去寻找失踪的小王。

    结果大家搜索了方圆三公里硬是没找到小王一个人影。新兵连长都泄气了,准备立马向军区汇报挨处分。

    没曾想就在此时,炊事班的一个同志说发现了一个小同志正在柴草垛子旁睡觉呢。连长立马来了jīng神,拉着小王他们班的人去看是不是小王。跑过去一看,可不是嘛。这家伙还睡的挺香,嘴边的口水流了一地。

    班长看见这个就火大了,跑过去就想一把把他给踹醒。连长却一把把班长抱住说:“老李别踹,找两个战士把他抬回宿舍去睡。等他醒了再找这小子算账。”

    说完自己都笑了,接着道:“你们看这小子还睡得挺香呀!咱们这伙人都急的火上房了,人家这是稳坐钓鱼台呀。”

    班长等一听,大家都乐了。可不是嘛!看看,小王这睡得还不时的用手擦着口水,搞得满脸都是麦秆子。

    下午,小王被请到了连长的办公室。

    连长和指导员就问他:“小王你怎么回事,这是要当逃兵呀!你这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在战争时期这事要被枪毙的!你好好给我们交代,你是为什么要走的!”

    小王毕竟年龄小,你看这阵势,哇的一下就哭了出来。不但哭了,还哭个不停,别说回答问题了。指导员和连长顿时闹了个哭笑不得。

    得,还审问呢,还是先把这小祖宗给哄的不哭了就阿弥陀佛了。

    在指导员和连长的耐心劝导下,小王才断断续续的说出了真相。连长和指导员这才明白原来是“茶水”做的怪!

    当天晚上指导员和连长就召开了全连的第一次思想动员大会,号召大家要互相帮助,不要取笑身边的同志。并对郑桐他们班提出批评,让他们每人交一份5000字的深刻检查。为此郑桐特意做了首打油诗:

    班长不是我的错,都是茶水惹得祸;同志茶水事件不要问,小心惹来五千字。

    后来这位小王做到了少将,不过大家见面总是亲切的喊他“茶水”将军